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染荆襄,鲸吞九郡
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染荆襄,鲸吞九郡 (第1/2页)看着眼前题目,众学子有的皱眉不解,有的提笔作答,有的沉吟深思。
【今当何为?】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无论是从内政、外交、军略、民生等等,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想来只要言之有物,都能得到不低的分数。
正是一个诸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展所长,畅所欲言的题目。
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当然难不倒鲁肃,只见他挥毫泼墨,下笔如有神,一篇策论便在他笔下挥洒。
【《划江而治,南面称孤》:
昔太祖高皇帝欲尊义帝而不能者,因项羽为害也。
目下之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犹昔项羽之旧事,大将军何欲兴汉室而清君侧乎?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
为大将军计,惟有鼎足江淮,坐镇东南,以观天下之衅。
今荆州为邻,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宜先图刘表,以进伐南阳,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王天下!
此太祖高皇帝之业也。
今刘表新败,而大将军连胜,谋国之臣不懈于内,百战之将忘身于外者,盖追大将军之殊遇,无以报之也!
今江淮已定,兵甲已足,民心归附,众望所归。
大将军天下枭雄,当奖率三军,同心一意,以取荆州,夺南阳,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届时覆灭刘表,尽取荆襄九郡,划江东南以治帝业,南北二朝以修内政。
文以载道,牧以耕农,士农工商,各司其职。
远交近攻,广开言路。
刑罚分明,奖惩有度。
】
鲁肃文思泉涌,提笔书就此策论,自分析天下大势起笔,到内政外交、军法韬略,民生刑罚,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与此同时,诸葛瑾看到此番题目,眸光一亮。亦是
正是此等畅所欲言的开放式题目,才能让他倾诉心中韬略,毫不犹豫提笔书就。
【《血染荆襄,鲸吞九郡》
囊者刘表兴兵以犯大将军,损兵折将不说,更折黄祖。
今刘表新败,征调兵力,以致南北不睦,各郡府君,心思各异。
长沙太守张羡,治理荆南,已历三郡,久在地方,深得人心,表深为忌惮。
今刘表征长沙、零陵、桂阳各一万之兵,并数位大将,此乃抽张羡之基业。
其必怀恨,所以未反者,乃无外援也。
瑜请得奉命往使荆南,说羡反正以图刘表,其必喜而从命。
诚如是,则荆襄可定,天下可图也。
】
诸葛瑾同样笔耕不辍,将他对荆州各郡太守的了解与刘表近日在襄阳颁布的一系列政令,一一分析到来,点出其中可利用之处。
时间缓缓流逝,在众考生运笔挥毫的过程中,三通鼓声响起。
随着监考一声,“时间到!本次科考结束,再有动笔者,逐出考场,成绩无效。”
诸生闻言,悚然一惊,尽皆停笔,无敢再动者。
随着众人依次出了考场,鲁肃又乐呵呵来拉诸葛瑾,“子瑜兄,考完真是一身轻松,走走走,我请你到醉春楼喝酒。”
诸葛瑾打量他这春风得意满面红光的架势,笑谓之曰:
“子敬兄看来成竹在胸?想来是答的颇有把握?”
“诶~?子瑜兄这叫什么话?你还不知道我吗?到处长长见识,出来历练一番罢了,考不考的上,全凭运气而已,自然神清气爽。”
诸葛瑾闻言心中颔首,老实说,鲁肃之才,他这些天已然深知。
内政、外交、军法、谋略都颇有独到之处,若非他这些天真就只顾带着自个到处游玩,诸葛瑾还真要把他视作最大的对手。
只可惜眼下!
诸葛瑾自忖在自己那篇《血染荆襄,鲸吞九郡》的策论面前,在场无人能超越。
是以也由衷的笑了,他紧紧拉着鲁肃的手,“是了,刚好考完,也确实该放松放松。”
“走着,今夜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而就在诸考生考完之后,各自放飞自我,于寿春各地游玩之时,学宫之中,负责主考的蒋干却犯了难。
他当先看到一篇《血染荆襄,鲸吞九郡》的策论,恨不得拍案叫绝!
诚如是,若能逼得荆州南部三郡皆反,则袁公大业可成,大事可期。
然而没等他将这篇策论定为魁首之时,又一篇策论跃然眼前。
《划江而治,南面称孤》?
这篇策论蒋干不由看的脸色数变,他越看越惊异,越看越心胆皆寒,头皮发麻!
无他!
熟悉,太熟悉了!
虽然不能说一摸一样,但其中的许多词句,蒋干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且印象极为深刻。
这玩意不是.《塌上策》的修改版吗?
没错!正是那封改变了蒋干一生命运,使他从曹营入得袁营的军师奉孝书信上所书之:
《榻上策》!
察觉到这一点的蒋干,怎么悚然而惊,肝胆俱裂?
那份《榻上策》的书信,极为隐秘,所知道之人,也就袁公,军师奉孝,偷看的自己,以及他回禀曹营之后的戏志才等人。
那么问题来了!
曹营之人不会傻到那《榻上策》来赴考答题。
军师奉孝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
他蒋干自己也绝不可能透题!
那么能泄露之人,恐怕只有.
这一刻蒋干甚至不敢再深想下去,这里面的水太深,稍有不慎,就会将他淹没倾覆。
是了!
难怪要命他蒋子翼来主考。
除了偷看过《塌上策》自己,还有谁能领会此间深意?
于是,二话不说,原本被定为状元的《血染荆襄,鲸吞九郡》被撤为榜眼。
《划江而治,南面称孤》列位状元。
不久之后,当袁术问及金榜题名之事,从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蒋干口中,了解到此间误会,也不由苦笑。
他当年忽悠蒋干,随手就把印象里鲁肃献给孙权的《榻上策》删改来用,不曾想李鬼这会撞见了李逵。
他摇了摇头,谓之曰:
“笑话!朕岂会做此等徇私之事?
自古英雄所见略同,常有之事,卿勿生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