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个都跑不掉
第106章 一个都跑不掉 (第1/2页)单望舒满脸喜色:“刘海粟?”
林思成格外笃定:“刘海粟!”
如果把国内近代的油画家排个名,刘海粟不敢说前三,但排前五还是相当中允的。
但如果说“西体中用”、“借西融中”,那刘海粟独占鳌头,当之无愧。
他将国画中的泼墨改为泼彩,应用在油画创作当中,笔触更是借鉴了大量国画技法。用笔放达劲健,奔腾起伏,且富有节奏感,具有极为浓烈,且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
林思成断定,自己绝不会看错。
单望舒抿了抿嘴:“去年过年,和你老师到沪上玩,我在九曲桥买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点像,但没敢确定。
之后匆匆忙忙回了西京,就拍了两张照,发给字画馆的老师看了看。他们也觉得像,没想还真是?哈哈,我当时就花五千二……你老师当时还说我拿钱不当钱……”
家里不缺钱,她也没什么概念。但谁不喜欢这种花了极小的代价,淘到珍宝的惊奇和喜悦?
所以单望舒越说越开心,眼睛眯成了两道缝。
林思成反倒惊了一下:五千二,真就厉害了?
刘海粟的作品可不便宜,哪怕是油画。
像这一幅,篇幅大概四尺斗方,现在差不多两百万左右。
自己一个多月,林林总总卖了七八件,也就这么多。
不过只限近两年,等再过几年,国家出台“限展令”之后,至少还能翻三番。
但价值只在其次,重点在于单师母的眼力:近当代,国内擅长油画创作的画家何其多?
就各大院校培养出来的,没十万也有八九万,一年画个几十幅,流入市场的又该有多多?
而且没章没款,没题没跋,但她一眼就能看出刘海粟的创作风格,可见单师母的鉴赏功底?
林思成感慨一下:“师娘好眼光!”
“还行……哈哈……在字画馆学那么多年呢……”
单望舒捂着嘴,笑个不停,“其实我也走过好多次眼,赔了好几万……你老师动不动就提……其实他赔得比我还多。”
王齐志默不作声,慢慢的把腿放下来,腰也不板了,架子也不端了。
何止是多?
当然,整体肯定是赚的,还赚不少。问题是,这三座架子上百多件,加起来都还没老婆的那一件贵……
看王齐志有些讪讪的模样,叶安宁挤了挤眼睛,好像在说:小舅,你也有今天?
王齐志“呵”的声,朝着林思成支了支下巴:叶安宁,你还有脸笑话我?
这是什么?油画,还出自顶有名的大家之手。但你舅妈当初带回来,你怎么说的:看着也还行……
就这眼光,你五年国美,又在故宫从小泡到大……全学狗身上去了?
笑容僵在了脸上,叶安宁嗫动了几下嘴唇,又咬住了牙:谁还没个走眼的时候?
小心翼翼的收起油画,单望舒满脸的慈母笑:“思成,累坏了吧,坐下喝茶杯!”
“呀,都凉了……王齐志,你不知道重新泡一壶?”
嘴里唠叨着,单望舒拿起茶壶去了厨房。
王齐志一脸懵逼:我好好坐着,连声大气都没出过,都挨骂?
还有,林思成累啥了,他就站那看了十来分钟……
他撇撇嘴,拿起酒瓶:“再来点?”
林思成点点头:“老师,少来点!”
“好,你就一杯!”王齐志拧开瓶盖,又朝厨房喊了一声“望舒,弄两凉菜!”
“小舅我去吧!”叶安宁笑嘻嘻的站了起来,“舅妈今天这么开心,肯定也得喝两杯!”
也对。
王齐志又拿过一只杯子。
边喝边聊,宾主尽欢。
喝完这一瓶,将将九点,林思成告辞,一家人起身相送。
刚到门口,单望舒一拍额头:“呀,差点给忘了……”
说着转身,从餐桌上提起一个袋子,腾腾腾的跑了回来:“思成,你不抽烟,酒也不怎么喝,茶叶肯定喝的。带回去尝尝鲜……”
林思成推辞,单望舒硬塞他手里:“又不多!”
袋子很小,里面放着两只小罐,确实不多。
但王齐志脸上的肉直抽抽。
林思成仔细瞅了瞅:哈哈,凤凰单丛的竹叶香?
这么说吧:就其中的一罐,如果换成今天他带来的那些水果和软中华,林思成至少能来二十回。
关键的是:有钱都买不到,可遇而不可求。拿回去给爷爷,老爷子一高兴,少说也换一件晚清粉彩。
都塞手里了,不可能还回去,林思成笑眯眯的点头:“谢谢师娘!”
“都叫师娘了,谢什么谢?路上慢点……”
“好的师娘,老师再见,安宁姐再见……”
看着林思成嘻嘻哈哈的跟自己摆手,王齐志嘴角又抽了一下:过年的时候,他谋算那么久,才偷回来四罐,这不要脸的一次就带走了一半?
转念间,林思成下了楼梯,直到楼下的单元门响了一声,几个人才进了门。
单望舒轻轻的吐了一口酒气,眼角还带着笑意:“聊会?”
王齐志点点头:“聊会!”
叶安宁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我去洗碗!”
王齐志怔了一下:“呵!”
“呵你个头!”
单望舒拍了他一把,两人回到客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