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南京保卫战壮烈殉国
第二十五章,南京保卫战壮烈殉国 (第1/2页)杨膺谓(1892年—1937年),字孟言,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关刀村鸭婆塘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2月11日,在守卫光华门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杨膺谓的父亲杨立庭勤俭持家,毕生务农。5岁时,其母不幸去世,他与弟弟和睦友爱,至于成年,始终未分家另立门户,乡里皆称赞其为难得的好兄长。7岁在乡村私塾读书,天资聪敏,成绩优秀,得教师赞许:“此儿很可造就,莫等闲视之。”1905年,杨膺谓考入长沙官办陆军小学,毕业后被保送陆军预备学校,继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保定军校毕业后,入湖南赵恒惕部相继任排长、连长、参谋等职。
1923年,杨膺谓任广东韶关讲武堂少校教官、堂长。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杨膺谓力促李济深将讲武堂合并。合并后,李济深任黄埔军校副校长,杨膺谓任一至四期中校管理处长。当时,政治总教官恽代英、熊雄等与杨膺谓同事,受他们的影响,杨膺谓思想趋向进步。
1927年初,杨膺谓率黄埔第四期学生千余人及时赶至南昌参加北伐,杨膺谓因功擢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将军械处长。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杨膺谓受国民党右派排挤,降职为上校战术教官。
1930年至1933年,杨膺谓任教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教学俱进,对战术颇有研宄,著有《应用战术》一书。1934年,杨膺谓考入陆军大学十二期,学习.三年,毕业时,编撰《最新战术》一书。杨膺谓诙谐乐观、乐于助人又善隶书,常为左邻右舍写对联。1936年,杨膺谓被派往福建任第一五七独立旅上校参谋长,驻漳州。1937年,调广州第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参谋处任副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