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第七节 回头无岸
引子 第七节 回头无岸 (第2/2页)他拿自己打比方,如果自己穿越去了三佛齐,他才不会想回来,去看另外一个世界有什么不好。
想不通归想不通,带路他乐意,见识见识穿越是个什么东西。
“万一他们穿越回去了,我不小心跟着穿越了呢”?他偷偷地想。
这个念头一起,他立即觉得有意思。
顺着这个念头往下想,万一我跟他们一起走了,我怎么回来?
到时我机灵点,他们穿越他们的,就当我十里长亭送别呗。
可,万一我没躲开,也去了三佛齐,那该如何?
哈,那有什么可担心的,就去那个有意思的地方闯闯又何妨。说不定那里有仙山琼阁,有世外桃源,有吃有喝有乐。
就算这些都没有,应该也是不错的地方,要不他们为什么心心念念要回去!
四人哪里知道这个家伙一瞬间心里这么多戏,简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稍作准备,就在李炎的带领下出发了。
在这个时代,这座山不叫武功山,也没人知道有没有正式的官方命名,当地人叫他长虫山,因为它从南到北蜿蜒走势,宛如蛇行。
这次带了两把大砍刀,李炎和林杰开路,穿过丛林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天时间就到达两天前的宿营地。
谁知接下来三天阴雨连绵,宿营地不大,总共也就100多平米的面积,他们反复在各个方位,各个时点不停的试,寻找他们期盼的穿越回去的通道或者窗口,或者其它什么。
折腾了三天,啥都没有出现。
李炎像看跳神一样看他们各种奇怪举动,以为这是他们敬神的仪式,但实在看不出这仪式有什么高明之处。
到第四个晚上,带来的干粮也差不多了,大家的信心值也逐渐降到谷底。众人还残留有一丝不甘,只是这微弱的不甘,已经无法支撑持续下去的决心,连舒文清都不再倔强。
看这情形,李炎收了看戏的心思,觉得不能没完没了,该给个台阶让他们下了:
“要是今晚还没有你们说的穿越,我们就放弃吧。依我看,天神既然把你们送到这里来,还对你们有“完成使命的”交待,那就天命不可违。各位兄台这样试图逆天违命,终究是空耗时日。按理就应该顺天应人,大干一番,完成使命。”
这股豪情很有煽动力。
他接着说:
“将心比心,如果是我穿越到三佛齐,我就不会急着回来。尽管那边对于我是个未知的世界,挑战固然不少,但事在人为,大丈夫哪里就一定会穷途末路了?”
前面说的倒还是堂堂正正的大道理,到后来就活脱脱暴露了年轻人敢于冒险的心性。
林杰看了一会儿李炎,然后用眼光逐一扫过同伴:“行之言之有理。各位,我们既然来了,那就认命吧。”
“认命了!谢谢行之的教诲。”赵鸣冲着李炎深深一揖。
胡卫华也表示认了。
舒文清垂着头没说话,三个人里只有他成了家,对原来的那个世界有更多依恋和牵挂。
许久他抬起头,眼睛里充盈着泪水,冲着宜春方向:
“晓英,照顾好咱家丫头!”
既然回不去了,那么就得做留下来的打算。
回去的路上,胡卫华坚持要绕道积木寺,看一下他日夜牵挂的钱串子。
留下来首先要有钱,尽管有些风险,为了今后的生存,这个险还是值得冒。
还好,山匪们还没来,一切如初。
当李炎看到这么多铜钱时,眼睛立即就亮了,闪闪发亮。
“你看他的瞳孔,居然是方形的。”赵鸣指着李炎揭发道。
这次胡卫华说什么都要装满背包,任林杰怎么劝都不行,哪怕李炎保证回去就叫人来搬也不行。他甚至对李炎说:
“那你快去喊人,今天我就睡这儿。”
好说歹说,总算拽着他一起下山。
回到小笠方,他们先是在李炎的引领下,拜会了李家家主李皑。
李皑热情接待他们,真诚感谢他们救李炎于危难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四位壮士对我李家的恩情,老朽无法用言语表达。唉,要不是你们,那后果现在想想都后怕!”
居然眼睛有点红。然后严厉又不失慈爱的训导李炎:
“你看你整天爱胡闹,以后再不许擅自进山打什么猎,老实给我待家里。从现在开始,你要待恩人如兄长。但凡恩人的教诲必定要认真听,认真做。要好好跟着学做人。”
见到古人训斥孩子真是新鲜。但是,好像和他们认知中的现代父母也没什么两样。
接下来宾主相谈甚欢。期间当然必须想主人介绍四人的来历,奇特的三佛齐穿越故事还要从头到尾讲一遍。故事这种东西,每讲一遍都有新内容,常讲常新,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完善。
当了解到四人暂住在李炙小院时,李皑就提议道:
“行之,炙儿的院子太局促了。咱家新湖那边不是有个院子吗,空了好些年了,恩人住那里会不会好一点?”
然后生怕客人误会,转身解释道:
“那院子是给他三叔预备的,起了三年了。他三叔在外为官多年,想来也不会再回来了。与其空置,不如给它一个好归属。以后归你们了,算是老朽一点心意。”
“哎呀,李家主,这如何使得!这几天吃住在李家,让我们这些有家难回的人,有了家的感觉。我们给家主添麻烦,已经非常愧疚了。再送如此贵重之物,我们如何心安!”
舒文清立即坚拒,其它三人也跟着起身表明态度。
李皑赶忙招呼众人重新入座:
“不必如此!老朽是诚心的。房屋是死物,怎么比得了我儿一条人命;千金虽重,也不足以表达老朽感激之情。还望四位恩人成全老朽一番心意。”
李皑说得恳切,这倒让四人为难了。
收,显得他们贪恋回报,不仗义;拒,又怕拂了拳拳之心,不厚道。
舒文清坐下沉吟半晌,反复权衡,最后叹口气:
“要不这样,那院子我们住着,但是算我们向李家借住。李家主,这样勉强算两全了!”
“舒壮士,你这就是拒绝呀!老朽的诚心就不能体谅一二?”
“李家主,我们都为对方着想一下。如果我们收了李家如此贵重的馈赠,岂不成了挟恩求报了?让天下人耻笑。所以,折中一下,我们既接受家主的好意,又保全自己的名声,一举两便。如果李家主还要坚持,我们就不敢再住下去了。”
话说到这份上,李皑再不好说什么了。最后,就只能按舒文清的意思办。
然后李皑对李炎千叮咛万嘱咐,要安排好众人日常,尽好地主之宜。
舒文清等人则一再对李皑表示感谢,便离开去准备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