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抓住对面打野!
第283章 抓住对面打野! (第2/2页)为了和董卓相互之间取得信任,他们以边地武人的血誓风俗结了父子誓,相约永不背叛。
这其实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干儿子,而是吕布发誓以遵从父亲命令的方式服从董卓,以父视之的意思,是为了证明诚意。
相互之间为了表现亲密,也会以父子相称,但本质上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合作关系。
虽然他本人发誓遵从董卓的意愿,但他的部曲并不是董卓的兵马,仍然是大汉的并州军。
但由于吕布是主动投奔,这与被动接受兼并不一样。
吕布的公司无法占领市场,于是主动投资了董氏集团,愿意接受董氏集团控股,只要分红权不要投票权,但吕布的公司仍是独立运作的。
如果不这么做,等公司现金流断绝运营不下去,被迫接受兼并或宣布破产,吕氏公司可就不存在了……
吕布不是董卓的直接员工,他是董氏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经理,当然,董卓与他勉强也能算上下级。
至于黑山张燕、白波杨奉,这就不是投资关系了,这是盟军,与刘备是对等的盟友关系。
——也就是外部联盟企业。
袁绍那边也是这样,袁绍的家臣是他那些死士。
僚属是逢纪许攸等人。
淳于琼和吴匡都是投资人,淳于琼也只是和袁绍私交好,不是袁绍的属下——他们可以拒绝袁绍的命令。
至于十二路关东军,那都是外部联盟企业。
……
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是让徐荣、吕布、徐晃各走一路。
刘备自己的部队单开一路。
一共四路,刚好对应斥候回报的关东联军四路人马。
敌人分兵出击后,斥候不可能一直都能发现敌人的动向,分头出兵主要目的就是各自索敌,寻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若是有机会,那就直取荥阳断其后路,或是截了联军粮道也行。
虎牢关易守难攻,关口不宽,也不需要太多人驻扎,刘备让赵云带了六百人驻防,作为后勤基地,免得自家被断了粮道。
有时候刘备真觉得有点恍惚,因为出击的四路人马真的很像是后世玩的某种游戏……
成皋与荥阳之间是有条河道的,叫汴水。
汴水中间有桥,就叫汴水桥,这是三丈(大概7米)宽的驰道官桥。
此时是十月,黄河水位已降,虽然道路还有些泥泞,但大部分已经可以通行了。
汴水西岸有两个要塞,这是虎牢关外部的前塞,与关城形成犄角之势,也就是关城外面的驻兵站,和平年间也会负责物资转运。
汴水东边,荥阳南北两个方向,有两个漕运仓城——荥阳是漕运中转地,濮水、汴水运往雒阳的物资都要在荥阳转到洛水,仓场非常多。
徐荣走的‘上路’……也就是北边,荥阳北边的仓城叫敖仓,在濮水与汴水连接的浚仪渠旁——那很可能是关东联军的粮仓所在地,因为从陈留运粮走浚仪渠水路是最方便的。
刘备的部队走的‘中路’,也就是汴水桥这一路,这也是离荥阳城最近的路。
吕布的部队走了‘下路’,他手里骑军比较多,准备从南边绕过汴水,直取荥阳南部的仓城,那地方叫‘故市’,是以前漕运发达时形成的漕工聚居地。
至于徐晃,他在打野……
真的在打野,徐晃对地形不太熟,没走汴水桥,也不打算走官道。
基于在白波谷的习惯,徐晃带兵先沿着河道向北走了一段,准备寻个好过河的浅水湾,直接越过河道偷袭荥阳县。
走到汴水桥北边十几里的峡谷浅滩,徐晃一个不小心就遇到了同样准备渡河偷袭虎牢关前塞的鲍信和鲍韬。
这是一场遭遇战,峡谷地形视野受限制,两边的斥候都派不远,遭遇的时候已经只隔着三里地了,而且两边都正准备从浅水区过河。
徐晃一看对面人多,赶紧派人给刘备传讯,说自己碰上了大量野外兵马,担心打不过,请刘备赶紧派人支援……
其实徐晃也是太小看他自己了——在白波谷待久了,长期见到的都是并州骑兵与河东精锐,对大汉其它地方的兵不怎么了解。
河谷湿地作战,这可是白波兵的本命地形。
刘备收到徐晃求援,当然也没怠慢,得知敌人与徐晃隔河相望,便急行军打算快速通过汴水桥,去抓住对面打野……咳,去与徐晃两面夹击鲍信。
而鲍信和鲍韬遇到徐晃,心里也慌得一匹,他们的部队是从泰山募来的,算是山地部队,而且全是新兵蛋子。
虽然人数比徐晃多一倍,但这种河谷地形,他们同样担心打不过……
于是赶紧向曹操传讯,说是遇上了对面的精锐,看起来军容相当严整,请曹操赶紧领兵来援。
曹操和鲍信关系不错,也领兵急行,同样打算快速通过汴水桥与鲍信两面夹击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