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血战巨蝎》
第337章《血战巨蝎》 (第1/2页)“管它成不成呢!现在不踩,以后可没这个机会了!”马文庸说着,又在烂泥里使劲踩了个大大的“人”字印,泥浆溅得裤腿上都是。
大家也跟着玩得不亦乐乎,你踩一个我的名字,我画一个笑脸,泥地里很快变得热闹非凡。
小豆子苗苗光着脚丫在泥里蹦蹦跳跳,凉丝丝的泥土裹着脚掌,舒服得让她眯起了眼睛:“中生代的泥土踩着真舒服啊!软乎乎的像棉花糖,哪像咱们城市里,到处都是水泥地和高楼大厦,想找块裸露的土地都难如登天。我看今天这气候湿度刚刚好,肯定能留下脚印!”
确实,中生代的龙亘山就像被大自然格外偏爱,雨水丰沛得仿佛永远下不完,植物也因此长得异常繁茂高大。
炙风卷着蕨类植物的碎屑掠过荒原,狩猎队的队长肖彪用军刀劈开缠脚的藤蔓,他们追踪一头三角龙已半日,队员们的短褂都已浸透了汗水,唯有腰间的武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大家抬头望去,成片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粗壮的树干得两人合抱才能围住,浓密的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穹顶,只有零星的阳光像碎金般从叶缝间漏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肖彪走到一棵巨大的古树前,仰着头望着几乎看不到顶的树冠,忍不住发出感叹:“这白垩纪的物种真是丰富,比我预想的还要多出成千上万倍!”
陈厚岩走过来,看了看高大的书说:“果然如文献和考古记载的那样,这一时期完全是裸子植物的天下。”
黄康仰着小脸,望着树上羽状的叶片好奇地问:“陈总,像这样的树,在咱们现在的时代还有吗?是不是早就灭绝了?”
“有的还存在。”陈厚岩指着旁边一棵长着细长羽状叶的植物说:“你看这棵,这种三叠纪就出现的陆生裸子植物,像木贼类和石松类,现在还有少量遗存,算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而更常见的松柏、苏铁和银杏,更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植物,只是经过千万年的演化,现在的品种在叶片质地、树形大小上和中生代的祖先有些微妙差异。不过到了这个阶段,被子植物已经开始悄悄萌芽发展了,只是还没形成气候。”
大家一直都看不起这个长相怪异的生物学家,却没想到他对植物也这么了解,不由得都十分赞美。公鸭陈自然是一脸的得意:“不了解这些,我怎么了解动物啊!”
麻瓜赖洛忽然在不远处的灌木丛后惊喜地喊道:“快……快来看!这花长……长得好奇怪……”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棵足有两人高的苏铁树下,几簇淡黄色的雌花正悄然绽放,花瓣上覆盖着细密的柔毛,在树荫下闪着柔和的光泽。
陈厚岩眼睛一亮,兴奋地小跑过去,蹲在花前仔细观察:“好大的苏铁树!你们看这雌球花,开花后胚珠会慢慢长大,等成熟了,种子会变成鲜亮的桔红色,这正是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是裸露在外,没有果皮包裹。”
肖彪挠了挠头,一脸困惑地说:“陈总,你说裸子植物,我有点糊涂。什么开花不开花什么的,听着就晕乎乎的。”
陈厚岩解释道:“肖哥,裸子植物虽然也能开花结果,但它们的花和被子植物不一样。雌花形成的球果,是由许多呈螺旋排列的大孢子叶组成的……”
“什么大孢子、小孢子、球果,这植物术语比绕口令还难记,听得我头都大!”黄皮康皱着眉头嘟囔,“我只知道东北人常说‘傻狍子’。”
李大堰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赶紧凑过来问道:“那你知道啥叫‘傻狍子’不?这可是我们东北的‘名角儿’。”
黄康摇摇头,一脸好奇:“不知道,是长得很傻的狍子吗?”
李大堰一脸的不屑:“傻狍子是指东北的一种鹿科动物。以前山里人打猎,遇上狍子要是第一枪没打中,它吓得跑掉后,你根本不用追。过一会儿,它准保会自己跑回来,好奇地站在原地瞅你,就像在问‘刚才啥玩意儿响了’,正好出现在你的瞄准镜前。”
麻瓜赖洛一脸不解地瞪大眼睛:“为……为啥呀?它不怕……怕人吗?”
“傻呗!”肖彪在旁边大声接话,见黄康还是一脸懵懂地眨巴眼睛,大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连树上的鸟儿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