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回:关羽淹七军震敌,于禁降庞德殉节
158回:关羽淹七军震敌,于禁降庞德殉节 (第1/2页)且说关羽回到营寨,拔出了箭头。幸好箭射得不太深,用金疮药敷上。关羽对庞德恨之入骨,对众将说:“我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众将回答说:“将军暂且安心休息几天,然后再出战也不迟。”
第二天,有人来报庞德率军前来挑战。关羽就要出战,众将劝阻住了他。庞德让士兵们辱骂挑衅。关平守住隘口,吩咐众将不要把庞德挑战的事报告给关羽。庞德连续挑战了十几天,都没有人出来迎战,于是就和于禁商议说:“看情形关羽的箭伤发作,行动不便;不如趁这个机会,统领七军一拥杀进他们的营寨,这样就能解除樊城的围困。”于禁担心庞德立功,只是拿魏王的告诫作为推脱的借口,不肯出兵。庞德多次想要出兵,于禁就是不答应,于是把七军转移到山口,在离樊城北面十里的地方,依山扎营。于禁自己领兵截断大路,让庞德在山谷后面屯兵,使庞德无法进兵立功。
再说关平见关羽的箭伤已经愈合,非常高兴。忽然听说于禁把七军转移到樊城北面扎营,不知道他有什么计谋,就立刻报告给关羽。关羽于是上马,带着几个骑兵登上高处眺望,只见樊城城上旗号不整,军士慌乱;城北十里的山谷之内,屯驻着军马;又看到襄江水势很急,看了好一会儿,叫来向导官问道:“樊城北面十里的山谷,是什么地方?”向导官回答说:“是罾口川。”关羽高兴地说:“于禁一定会被我擒获。”将士们问道:“将军怎么知道呢?”关羽说:“鱼进入罾口,还能存活很久吗?”众将不太相信。关羽回到本寨。
当时正值八月秋天,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关羽让人准备好船筏,收拾好防水用具。关平问道:“在陆地上相持作战,为什么要准备这些水具呢?”关羽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于禁的七军不驻扎在开阔平坦的地方,却聚集在罾口川这样的险要狭隘之处;如今秋雨连绵,襄江的水必然会泛滥上涨;我已经派人堵住了各处的水口,等水涨起来的时候,我们登上高处的船只,放水一淹,樊城和罾口川的敌军就都变成鱼鳖了。”关平听了,十分佩服。
再说魏军屯驻在罾口川,连日大雨不停,督将成何去见于禁说:“大军屯扎在川口,地势很低;虽然有土山,但是离营寨比较远。如今秋雨连绵,军士们非常艰苦。最近有人报告说荆州兵转移到了高坡上,又在汉水口预备了战船;倘若江水泛滥上涨,我军就危险了,应该早点想办法。”于禁呵斥道:“你这匹夫是在扰乱我军军心吗!再有胡言乱语的,就斩首!”成何羞愧地退下,就来见庞德,说了这件事。庞德说:“你说得很对。于将军不肯移兵,我明天自己把军队转移到别的地方驻扎。”
计议刚刚确定,当晚就风雨大作。庞德坐在帐中,只听到万马奔腾,战鼓震动大地。庞德大惊,急忙出帐上马查看,只见四面八方,大水汹涌而来;七军士兵四处逃窜,随波逐浪的不计其数。平地水深一丈多,于禁、庞德和众将各自登上小山躲避洪水。
等到天亮,关羽和众将都摇旗呐喊,乘坐大船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可逃,身边只有五六十人,料想无法逃脱,就口称愿意投降。关羽命令他们全部脱去衣甲,把他们拘押上船,然后去捉拿庞德。
这时庞德和董衡、董超以及成何,还有五百名步兵,都没有衣甲,站在堤上。看到关羽来了,庞德毫无惧色,奋勇上前迎战。关羽把船四面围定,军士们一齐放箭,射死了大半魏兵。董衡、董超见形势危急,就对庞德说:“军士折损了大半,四下无路可逃,不如投降吧。”庞德大怒说:“我受魏王厚恩,怎么能屈节投降他人!”于是亲自斩杀了董衡、董超,厉声说:“再说投降的,就以这两个人为例!”于是众人都奋力抵御敌人。
从天亮一直战斗到中午,庞德的勇力倍增。关羽催促四面的军队加紧进攻,箭石如雨般落下。庞德命令军士用短兵器接战。庞德回头对成何说:“我听说勇将不会因为怕死而苟且偷生,壮士不会毁掉自己的气节而求生。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你要努力死战。”成何依照命令向前冲,被关羽一箭射落水中。众军都投降了,只有庞德一人还在奋力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