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回:张松献策刘璋 出使许都遭辱
119回:张松献策刘璋 出使许都遭辱 (第1/2页)话说向刘璋进献计策的人,是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这个人长得额头像铲子一样平,头尖尖的,鼻子扁平,牙齿外露,身高不足五尺,说起话来声音如同铜钟一般响亮。刘璋问道:“别驾你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可以解除张鲁带来的威胁呢?”张松说:“我听说许都的曹操,平定中原,吕布、袁绍、袁术都被他消灭了,最近又打败了马超,天下无敌。主公您可以准备好进献的礼物,我亲自前往许都,劝说曹操发兵夺取汉中,来对付张鲁。这样张鲁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再窥视蜀中呢?”刘璋听了非常高兴,收拾了金珠锦绮等物品,作为进献的礼物,派遣张松作为使者前往许都。张松于是偷偷地画了西川的地理图本藏起来,带着几个随从,骑马前往许都。
很快有人把这个消息报告到了荆州。孔明便派人前往许都打探消息。
张松到了许都后,住在馆驿里,每天都去丞相府等候,想要拜见曹操。原来曹操自从打败马超回来后,骄傲自满,志得意满,每天饮酒作乐,没有什么事情很少出门,国家政事都在丞相府商议。张松等了三天,才得以通报姓名求见。曹操身边的近侍先要了贿赂,才把他引入府中。曹操坐在堂上,张松行完礼后,曹操问道:“你的主公刘璋连年不进贡,这是为什么?”张松说:“因为路途艰难,盗贼经常出没,无法顺利进贡。”曹操斥责道:“我已经扫清了中原,哪里还有什么盗贼?”张松说:“南边有孙权,北边有张鲁,西边有刘备,他们最少的也带领着十多万军队,这怎么能说是太平盛世呢?”曹操一开始看到张松长相猥琐,心里就有五分不喜欢;又听到他言语冲撞,于是一甩袖子站起来,转到后堂去了。曹操的左右侍从责备张松说:“你作为使者,怎么不知礼数,一味地冲撞丞相?幸好丞相看你远道而来的面子,没有责罚你。你还是赶快回去吧!”张松笑着说:“我们川中没有阿谀奉承的人。”忽然台阶下有一个人大声喝道:“你们川中没有阿谀奉承的人,难道我们中原就有阿谀奉承的人吗?”
张松看这个人,单眉细眼,面容白皙,神态清朗。询问他的姓名,原来是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字德祖,现在担任丞相府门下的掌库主簿。这个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才智过人。张松知道杨修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有心要为难他。杨修也自恃才华,轻视天下的读书人。当时看到张松言语中带有讥讽之意,于是邀请他到外面的书院中,分宾主坐下,对张松说:“蜀道崎岖难行,你远道而来辛苦了。”张松说:“奉主公的命令,即使赴汤蹈火,我也不敢推辞。”杨修问道:“蜀中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张松说:“蜀地是西部的一个郡,古代称为益州。道路有锦江的险要,地势连接着剑阁的雄伟。来回有二百八十程,纵横三万多里。鸡鸣犬吠的声音彼此都能听到,城市里的街巷相连不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每年都没有水旱灾害的忧患;国家富裕,百姓丰足,时常有管弦演奏的音乐。所出产的物品,堆积如山。天下没有能比得上的!”
杨修又问道:“蜀中的人才怎么样?”张松说:“文有司马相如那样的赋才,武有伏波将军马援那样的才能;医有张仲景那样的医术,卜有严君平那样的隐逸之才。各种流派、各个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怎么能说得完呢!”杨修又问:“现在刘季玉手下,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几个?”张松说:“文武全才,智勇双全,忠义慷慨的人,动不动就数以百计。像我这样没有才能的人,用车载,用斗量,数都数不清。”杨修问:“你现在担任什么官职?”张松说:“勉强充任别驾的职位,很不称职。敢问你在朝廷担任什么官职?”杨修说:“我现在担任丞相府主簿。”张松说:“早就听说你家世代为官,你为什么不站在朝堂之上,辅佐天子,却在丞相府里做一个小官吏呢?”杨修听了,满面羞愧,勉强笑着回答说:“我虽然身处低微的官职,但丞相把军政钱粮的重要事务都委托给我,早晚还常常受到丞相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才担任这个职位。”
张松笑着说:“我听说曹丞相文不明白孔子、孟子的学说,武不通晓孙武、吴起的兵法,只专注于凭借武力称霸而占据高位,怎么能对你有所教诲,让你有所收获呢?”杨修说:“你身处偏远之地,怎么知道丞相的大才呢?我让你见识见识。”他招呼左右从箱子里取出一卷书,拿给张松看。张松看那书名是《孟德新书》。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共有十三篇,都是用兵的重要方法。张松看完后,问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书呢?”杨修说:“这是丞相斟酌古代的兵法,参照当今的实际情况,模仿《孙子兵法》十三篇而写成的。你说丞相没有才能,这本书难道不值得流传后世吗?”张松大笑说:“这本书我们川中三尺高的小孩都能背诵,怎么能叫‘新书’呢?这是战国时期无名氏写的,曹丞相剽窃来当作自己的成果,只能骗得了你罢了!”杨修说:“丞相秘藏的这本书,虽然已经成书,但还没有流传于世。你说蜀中小孩子都能背诵如流,这不是欺骗我吗?”张松说:“你如果不信,我背给你听。”于是他将《孟德新书》从头到尾朗诵了一遍,没有一个字差错。杨修大为惊讶,说:“你过目不忘,真是天下奇才啊!”后人有诗称赞张松:“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