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回:赵子龙勇夺桂阳破诈降
104回:赵子龙勇夺桂阳破诈降 (第1/2页)当夜二更时分,果然有一支部队来到寨口,每人都带着草把,一齐放火。刘贤、邢道荣从两边杀出来,放火的部队便往后退。刘贤、邢道荣两军乘势追赶,追了十多里,敌军却都不见了。刘贤、邢道荣大惊,急忙回本寨,只见寨中火光未灭,一员大将从寨中杀出,正是张翼德。刘贤对邢道荣喊道:“别进寨,我们去劫孔明的营寨!”于是两人又率军返回。没走十里,赵云率领一军从斜刺里杀出,一枪将邢道荣刺于马下。刘贤急忙拨马逃走,背后张飞赶来,将他活捉,带到孔明面前。刘贤哀求道:“是邢道荣教我这么做的,并非我本意。”孔明让人解开他的绑缚,给他衣服穿,赐酒为他压惊,让他回城劝说父亲投降;如果不投降,等打破城池,就将他满门诛杀。刘贤回到零陵见到父亲刘度,详细讲述了孔明的仁德,劝父亲投降。刘度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捧着印绶出城,直接前往刘备大寨投降。孔明让刘度仍担任郡守,让他的儿子刘贤到荆州随军办事。零陵一郡的百姓,都十分欢喜。
刘备入城安抚完毕,犒赏三军。然后问众将:“零陵已经拿下了,桂阳郡谁有胆量去攻取?”赵云应声说:“我愿意前往。”张飞也奋勇站出来说:“我也愿意去!”两人争执起来。孔明说:“终究是子龙先答应的,就让子龙去。”张飞不服,非要去取桂阳。孔明让他们抓阄,抓到的就去。结果又是子龙抓到。张飞生气地说:“我不要任何人帮忙,只独自率领三千军队去,一定稳稳地拿下城池。”赵云说:“我也只带三千军队去。如果拿不下城池,愿意接受军令处罚。”孔明十分高兴,让赵云立下军令状,挑选三千精兵交给赵云。张飞不服,刘备喝退了他。
赵云率领三千人马,直奔桂阳进发。早有探马把消息报告给桂阳太守赵范。赵范急忙召集众人商议。管军校尉陈应、鲍隆愿意领兵出战。原来这两人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陈应会使飞叉,鲍隆曾射杀过双虎。二人仗着自己勇力过人,便对赵范说:“刘备要是来了,我们二人愿做先锋。”赵范说:“我听说刘玄德是大汉皇叔;再加上孔明足智多谋,关羽、张飞极其勇猛;如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坂坡的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们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能迎战,只能投降。”陈应说:“我请求出战。如果抓不到赵云,那时太守再投降也不迟。”赵范拗不过,只得答应。
陈应率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敌,远远就望见赵云领军前来。陈应摆开阵势,飞马绰起飞叉冲了出来。赵云挺枪出马,斥责陈应道:“我家主公刘玄德,是刘景升的弟弟,如今辅佐公子刘琦共同治理荆州,特地来安抚百姓。你怎敢迎战!”陈应骂道:“我们只服从曹丞相,怎会归顺刘备!”赵云大怒,挺枪催马,直取陈应。陈应拿着飞叉迎战,两马相交,打了四五回合,陈应知道敌不过赵云,拨马便逃。赵云追赶。陈应回头见赵云的马快要追上了,便用飞叉掷去,被赵云接住。赵云将飞叉回掷陈应。陈应急忙躲开,赵云的马已经赶到,将陈应活捉过来,扔到地下,喝令军士将他绑回营寨。败军四散逃走。赵云回到营寨,斥责陈应道:“就凭你也敢与我作对!我今天不杀你,放你回去;告诉赵范,早点来投降。”陈应谢罪后,抱头鼠窜,回到城中,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赵范。赵范说:“我本来就想投降,你偏要出战,才落得如此下场。”于是喝退陈应,捧着印绶,带着十几名骑兵出城,前往赵云大寨投降。
赵云出寨迎接,以宾客之礼相待,设酒共饮,收下印绶。酒过数巡,赵范说:“将军姓赵,我也姓赵,五百年前本是一家。将军是真定人,我也是真定人,又是同乡。倘若将军不弃,与我结为兄弟,那真是万幸。”赵云十分高兴,两人各自说出年龄。赵云与赵范同年,赵云比赵范大四个月,赵范便拜赵云为兄长。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相处得十分融洽。到了晚上,酒席散去,赵范告辞回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