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回:孙权赐剑封都督,共谋破曹大计
第87回:孙权赐剑封都督,共谋破曹大计 (第1/2页)吴国太见孙权犹豫不决,便对他说:“你姐姐临终前曾说过:‘伯符(孙策)临终时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今为何不请周瑜来商议呢?”孙权听后大喜,立即派人前往鄱阳请周瑜来议事。原来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听说曹操大军已到汉上,便连夜赶回柴桑郡商议军机大事。使者还未出发,周瑜已经先到了。鲁肃与周瑜关系最好,先来迎接他,将之前的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周瑜说:“子敬不必担忧,我自有主张。现在可以赶快请孔明来相见。”鲁肃随即上马去请诸葛亮。
周瑜刚休息片刻,忽然有人报告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前来拜访。周瑜将他们迎入堂中坐下,寒暄一番后,张昭说:“都督可知江东的利害关系吗?”周瑜回答:“还不清楚。”张昭说:“曹操拥兵百万,驻扎在汉上,昨天传来檄文,邀请主公到江夏会猎。虽然他有吞并之意,但尚未显露出来。我们劝主公暂且投降,以免江东遭受祸患。没想到鲁子敬从江夏带来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他为了自己报仇,特意用言辞激怒主公。子敬却执迷不悟。现在正等都督来决断。”周瑜问:“你们的意见都一致吗?”顾雍等人回答:“我们都同意。”周瑜说:“我也早就想投降了。你们先回去吧,明天早上见主公,自有定论。”张昭等人告辞离去。
不久,又有人报告程普、黄盖、韩当等一批将领前来拜访。周瑜将他们迎入,一一问候后,程普说:“都督可知江东早晚会落入他人之手吗?”周瑜回答:“还不清楚。”程普说:“我们跟随孙将军开基创业,经历了大小数百战,才打下了六郡城池。如今主公听信谋士之言,想要投降曹操,这真是可耻可惜之事!我们宁死不辱。希望都督劝主公决意起兵,我们愿意拼死一战。”周瑜问:“你们的意见都一致吗?”黄盖愤怒地站起来,拍着额头说:“我宁可断头,也绝不投降曹操!”众人齐声说:“我们都不愿投降!”周瑜说:“我正想与曹操决战,怎会投降!你们先回去吧,我见主公后自有定论。”程普等人告辞离去。
没过多久,诸葛瑾、吕范等一批文官也来拜访。周瑜将他们迎入,行礼完毕后,诸葛瑾说:“我弟弟诸葛亮从汉上来,说刘豫州想与东吴结盟,共同讨伐曹操,文武官员商议未定。因我弟弟是使者,我不敢多言,特地等都督来决断此事。”周瑜问:“你认为该如何?”诸葛瑾说:“投降容易安定,战争难以保全。”周瑜笑道:“我自有主张。明天一起去府上商议。”诸葛瑾等人告辞离去。忽然又有人报告吕蒙、甘宁等一批将领前来拜访。周瑜请他们进来,也谈论此事。有人主战,有人主降,互相争论。周瑜说:“不必多言,明天都到府上公议。”众人告辞离去。周瑜冷笑不止。
到了晚上,有人报告鲁肃带着诸葛亮前来拜访。周瑜走出中门迎接。行礼完毕后,分宾主坐下。鲁肃先问周瑜:“如今曹操率大军南侵,和与战两策,主公无法决断,全听将军的意见。将军意下如何?”周瑜说:“曹操以天子之名出兵,不可抗拒。况且他势力强大,不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我意已决,明天见主公后,便派使者投降。”鲁肃惊讶地说:“你这话错了!江东基业已历经三代,怎能轻易放弃?伯符临终前将外事托付给将军,如今正指望将军保全国家,作为江东的靠山,怎能听从懦夫的建议?”周瑜说:“江东六郡,百姓众多;若遭受战乱,必然归怨于我,所以我决定投降。”鲁肃说:“不然。以将军的英雄气概,东吴的险固地势,曹操未必能得逞。”
两人互相争辩,诸葛亮只是袖手冷笑。周瑜问:“先生为何发笑?”诸葛亮说:“我不笑别人,只是笑子敬不识时务。”鲁肃说:“先生为何说我不知时务?”诸葛亮说:“公瑾主张投降曹操,非常合理。”周瑜说:“孔明是识时务之人,必定与我同心。”鲁肃说:“孔明,你怎么也这样说?”诸葛亮说:“曹操极善用兵,天下无人能敌。以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抗衡,如今这些人都被曹操灭了,天下已无人能敌。只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行与他争锋;如今孤身江夏,存亡未卜。将军决定投降曹操,可以保全妻子,享受富贵。国运变迁,是天命所定,何必惋惜!”鲁肃大怒道:“你竟让我主屈膝受辱于国贼!”诸葛亮说:“我有一计:不必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必亲自渡江;只需派一名使者,用一艘小船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得到这两人,百万大军便会卸甲退兵。”周瑜问:“用哪两个人能退曹操之兵?”诸葛亮说:“江东少了这两人,如同大树飘落一片叶子,太仓减少一粒米;而曹操得到他们,必定大喜退兵。”周瑜又问:“到底是哪两个人?”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铜雀台,极其壮丽;他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其中。曹操本是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女大乔,次女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安置在铜雀台,以享晚年,虽死无憾。’如今他率百万大军,虎视江南,其实是为了这二女。将军何不去找乔公,用千金买下这二女,派人送给曹操?曹操得到二女,必定心满意足,退兵而去。这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赶快施行?”周瑜问:“曹操想得二乔,有何证据?”诸葛亮说:“曹操的幼子曹植,字子建,文才出众。曹操曾命他作了一篇《铜雀台赋》,赋中之意,正是说他家合该为天子,誓取二乔。”周瑜问:“你能背诵这篇赋吗?”诸葛亮说:“我喜爱其文采,曾私下记下。”周瑜说:“请背诵一遍。”诸葛亮随即背诵《铜雀台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