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核弹
第二五四章 核弹 (第1/2页)刘伯温愣住了,原本他这边已经是做好了,自家儿子接下来会被上位,给派到江西那边,负责清丈田亩的准备。
毕竟在他看来,上位很有可能就是在等着他们这边上门。
结果哪能想到,最终的结果居然会是这个样子!
上位竟然不让自己家儿子到那边去!
这……当真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是他在此之前,所完全没有想到的。
不仅是刘伯温,刘琏也同样显得意外。
他一开始时,同样觉得在他请求了父亲允准之后,随着父亲来面见陛下,向陛下表达自己在这上面的想法之后。
陛下很可能是会同意的。
可结果,哪能想到竟是如此。
“清丈田亩的人选,咱这边已经是有了,且也安排好,过两天便会对外公布。
你有这份心咱便已经很满意了。
咱也相信,你到那边去是能把事情给办好的。
但是,咱感觉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我大明的事情很多,重要的事也同样不少。
不仅仅只有清丈田亩,还有别的事情一样能让你发挥才干。”
朱元璋望着刘琏笑着说道。
原本已经准备开口,再好好的求一求陛下,让他松口允许自己前去,而且还准备了很多话要说的刘琏,那即将出口的话,都被堵回到了肚子里。
等着听陛下还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你在算数上面很有天赋,可以在这上面继续深造,继续努力。
不要辜负了你的这份才华。
算术有大用,做的好了,对整个国家都能起到特别大的好处。
清丈田亩这事,可以让别的人去做。
能做这个事的人很多。
可算数这事不同,想要找出一个好苗子,不容易。
可远比找出能清丈田亩之人要更加的困难。
依照你的才学,若是让你去清丈田亩,才是我大明的一大损失。
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这是咱这个做皇帝的,应当做的事儿……
“这……陛下,臣虽然对算术很有兴趣,也算是有一点点的心得。
可是……可是臣觉得,这算术往更高深的上面去学,好像也没有那般大的作用。
对于大明而言,效果远远比不上清丈田亩。”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那是因为你现在认识还不够。
咱也还没有给你交代过更具体的任务,让你去做。
既然如此,那咱接下来就弄个任务交给你,让你能够学以致用。
你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算数再重要不过,各方面都离不开它。
比如,咱现在让工业大学那边所造的蒸汽机,以及随后制作的蒸汽火车这些,里面的不少事情,都离不开算数,去进行各种计算,得出准确的数据。
没有它,这事就做不了。
还有火炮,也同样是如此。
用怎么样配比的火药,能产生多大的威力,主要的效果是什么,又分别能将不同大小的炮弹射出去多远。
炮弹的射程,以及落点,还有炮口的高度,受到风向,地理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
这些都是大学问。
火炮,今后我大明在今后要好好的发展,更多的运用到战斗上面去。
只计算炮弹落到哪里,这个事儿就是一大学问。
若是能够把这上面的门道都给摸清楚了,那么今后在对敌之时,那就能起到惊人的效果。
同样的炮,会用了,一炮就将敌人给干翻。
不会用,打上个七八炮也炸不到敌人的一根毛,屁用没有。
用的好,不等敌人到跟前便把他们都炸没了,用不好,还没等炸到敌人,敌人就已经摸到跟前了。
想要做到百发百中,指哪打哪,既需要炮手,能熟练的操控火炮,平日里多加训练。
但是,更重要的却是需要有在算术上面很精通的人,提前把各种东西,都给计算出来。
并弄出相应的坐标,相应的位置来进行表述。
弄出一个相应的表格,来给那些炮手,让他们参考。
如此一来,在训练炮手,以及今后打仗开炮时,那都会事倍功半。
除了这些之外,今后更好的火器的发展等,也同样离不开算术上面的高深知识。
没有算数,单凭摸索,很多东西也能做出来,
但是,一来速度慢,二来效率低,三来就算是摸索出来之后,那进行传播以及普及,也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只靠经验摸索,是有瓶颈的。
前期那些简单一些的,粗略一些的,只靠匠人们的摸索,一次一次的去验证,是能弄出来的。
可是,往后面更为尖端的去发展,只靠这些可就不行了。
必须要有算术这些,在里面进行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高。
所以,咱准备让你到火器营那边做事。
一边进一步研究你的算术,另外一方面,也给你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
把火炮射程这些方面,该计算的都给咱好好的计算出来,弄出一个很好的表格出来,把各方面,包括更为精准详细的坐标,都给考虑到。
火器才是未来,真刀真枪的拼杀,今后将会越来越少。
当这火炮发展的更好之后,可以打到几十里外,一炮就将敌人给干翻。
炮兵们根本不需要看见敌人,只需要知道敌人的坐标,那么便可以根据事先编制作出来的坐标定位,以及相应的射击规则等,进行调整火炮,便可做到杀敌于无形。
想要做到这些,没有一个在算数上面有很深研究之人是不行的。”
朱元璋神色郑重的望着刘琏出声说道。
刘琏一开始,听到朱元璋说起计算弹道等这些时,还并不觉得有什么。
可是随着皇帝的不断诉说,他也愈发的认识到了这火炮的不一般。
尤其是在听到了陛下所言,能在几十里外看不见敌人的地方就能开炮,将敌人给灭掉之后,一下子就变的激动起来。
这样的场景那是真美好。
若是真的,在今后能达到这一步,试问这天下还能有谁是大明的敌手?
便是北面草原上的那些人,也都不敢再南下牧马,欺辱大明,侵入华夏!
若是真的能够做到这些,那真的是大明之幸!
经历了元末乱世,经历了大明的开国,这个时候的大明,整体而言都是有着很强的尚武精神。
便是大部分的文人,也是如此。
远没有达到后世那样的软骨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