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73章 福兮祸兮(6k)

第73章 福兮祸兮(6k)

第73章 福兮祸兮(6k) (第2/2页)

姜伯驹摩挲了一下,然后翻了下内容,确实是创刊号,因为里面就是林燃关于费马猜想的证明,他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也看到过这本期刊。
  
  “爹,你从哪弄来的?还是专门签给我的!”姜伯驹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不过他也没怀疑过是假货。
  
  因为压根就没必要。
  
  姜立夫解释道:“去年陈省身在纽约数学圣诞晚会上从林燃那要来的,然后寄了足足半年才寄到我手里来。
  
  他说这是特意帮你要的礼物,祝你大学毕业。”
  
  圣诞晚会上,林燃和陈省身聊的不多,但对于陈省身的请求林燃欣然同意,毕竟在他印象里,姜伯驹是华国数学领域的院士。
  
  而陈省身也通过这样的请求确认了,林燃对他确实没意见。
  
  对方单纯只是太忙,所以没空和他详聊。
  
  毕竟同时要做数学研究,又要掌管NASA这样的庞然大物,还要抽空出来做一些人工智能的工作,光是想想,陈省身都觉得这个工作量有多庞大。
  
  姜伯驹说:“多谢爹,我肯定好好准备考试,不辜负你的期待。”
  
  姜伯驹通过初试肯定没问题。
  
  带着父亲给他的林燃亲笔签名的《数学新进展》回到燕京。
  
  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巧合,也就被带走了,不然要是还留在姜立夫家,指不定后续会有什么麻烦。
  
  毕竟林燃说的好听是华人数学大师,说的不好听,那可是盘踞在人类道德地板砖白宫的高官,为虎作伥的邪恶科学家。
  
  不过事情的发展和姜伯驹以为的不一样,通过层层考试,最后选拔上的只有30个人。
  
  总分200分,他们里面最高分是120分,最低分只有40分。
  
  40分就能通过考核。
  
  足以见得这个考试有多变态。
  
  这个考试在八十年代又被重启了。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变成了有点少年班性质的考试,针对华国15岁以下的学生,考试内容同样只有物理和数学,考试通过后在华国科学院接受从本硕博培养。
  
  博士毕业后,会由51区来进行一个双向选择,如果不去51区,则会有别的出路。
  
  这个考试也被誉为华国录取率最低的考试。
  
  1963年9月,攀枝花的群山深处,基地周围是连绵的山峦,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偶尔夹杂着远处机械运转的低鸣。
  
  这里的一切都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外界无人知晓它的存在。
  
  来到这里,束星北的第一反应就是神秘。
  
  不愧是要让他假死脱身的地方,能帮他解决他原本身份一切后顾之忧的地方。
  
  光是从这里平地起一个如此大的基地,就已经不是易事。
  
  而在这里出现的华国科学家们,几乎各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有过海外留学经历回国的,大家都相互熟悉。
  
  他曾经在英格兰留学,和同样在英格兰留学归来的黄昆、谢希德就认识。
  
  而钱院长和华罗庚更是经常上新闻的知名人物。
  
  种种现象都表明这里的了不起。
  
  不过他没有立刻开始接触树莓派,也没有安排他从事雷达相关研究工作,而是给他的任务是熟悉《MIT辐射实验室系列》这套书之外,就是教书,教一批即将到51区的新人。
  
  教室位于基地边缘区域,是一间简朴却实用的小房间,墙壁刷着白色石灰,屋内摆放着几排木质课桌,黑板占据了一整面墙,头顶的荧光灯发出稳定的光芒。
  
  束星北头发花白,身形挺拔,目光柔和,中间藏着多少年的沧桑和故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师木天狼,接下来的培养会由我给你们进行。
  
  能够来到这里,可见大家都是天才,我见过的天才有很多,教过的天才也有很多。
  
  我可以很直白的告诉你们,同样是天才,天才也有天才中的天才和天才中的蠢材。
  
  所以大家也不要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能通过层层选拔来到这样有多了不起。
  
  等你们证明自己是天才中的天才了,再产生这样的骄傲情绪也不迟。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应该也来不及骄傲。
  
  现实会给你们更沉重的一击。
  
  因为那时候你们就要正式进入工作,要用你们的所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现实中的困难远比考试要困难得多,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会告诉你们骄傲是最没有用的情绪。”
  
  也就是国内看不到阿美莉卡报纸。
  
  不然束星北肯定还得引用林燃的事迹来佐证一下,“能像林燃那样骂所有NASA工程师都是垃圾,对方还没有任何办法反驳,那你想怎么骄傲就怎么骄傲。”
  
  从来攀枝花开始,陆启铿和姜伯驹两人就处于一个我是谁,我在哪的状态。
  
  对于他们来说,这里过于偏僻了,也过于特别了一点。
  
  桌上摆着的印有《信号处理原理》字样的教材,更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不是说接受联合培养吗?我们是数学家,怎么接受通信工程方向的培养了。
  
  唯一好点的是,基地里华罗庚和苏步青都在,这让他们内心有点安慰。
  
  消失的数学家们确实都出现在了51区。
  
  不过他们都神情疲惫,步履匆匆,一副看上去就忙的爆炸的样子。
  
  结合华国科学院才搞的计算中心,他们以为华罗庚和苏步青负责的是计算中心的工作。
  
  数学家变计算器了,这工作量大完全能理解。
  
  “好了,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自学为主。
  
  每天白天是自学,晚上是提问加讨论,各位的问题可以畅所欲言,我知道的我来解答,我不知道的,基地里有无数专家可以为你们解答。
  
  我们全靠自学,每个月进行一轮考试。”
  
  两周一卷内容,也就是说学完这些内容大致需要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束星北同样要重新学这套华国版《MIT辐射实验室系列》。
  
  只是他有基础在,进度比学生们要快的多。
  
  一个月后的51区联合培养教室。
  
  一般晚上的讨论环节,都由束星北先发起,他翻开书页,清了清嗓子,问道:“波导在微波传输中的作用是什么?谁能回答?”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陆启铿率先举手,语气自信:“波导能引导电磁波,减少高频传输中的能量损失,比传统导线更高效。”
  
  束星北微微点头,面无表情地说:“说得对,但不够全面。有没有人想要补充一下。”
  
  姜伯驹推了推眼镜,略显紧张地回答:“波导通过金属结构约束电磁波,支持特定模式的传播。这对雷达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信号的精确性。”
  
  束星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数学原理。”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公式。
  
  学生们立刻低头记录了起来。
  
  51区是一个很乏味的地方,除了学习也没别的事可干。
  
  能来这的,在理科都有着天赋,有天赋进入状态就更快,加上束星北的引导,整个培养班的氛围很好。
  
  随着课程深入,教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而热烈。束星北讲解时,眼神不时扫过每一位学生,像是在评估他们的理解力。
  
  一位学生插话提问:“老师,如果波导的尺寸改变,会不会影响模式的稳定性?”
  
  束星北停下笔,目光锁定他,沉声道:“好问题。尺寸变化会直接影响截止频率,你回去推导一下公式,明天给我答案。”
  
  台下一片寂静,没有人觉得这是坏事。
  
  这可和后世的大学教室不一样。
  
  姜伯驹则更沉默,他的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一刻不停,似乎在与复杂的概念较劲。
  
  束星北注意到他的专注,走过去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姜伯驹抬头:“我在想边界条件的解法,是不是可以用分离变量法?”
  
  束星北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柔和下来:“我觉得你的思路是对的,你可以试试看。”
  
  讨论声谈不上热烈,但每一位回答的同学都言之有物。
  
  难得的休息日,毕德显来束星北宿舍找他闲聊:
  
  “天狼,感觉如何?”
  
  束星北苦笑道:“除了这个名字有点不适应之外,其他都适应的很快。
  
  你们编的这套书了不起啊,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完整的应用物理教材。
  
  比我当年在英格兰接触到的教材要优秀得多。
  
  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虽说难度大了点,但学生们可以咬咬牙克服嘛。”
  
  束星北之前在浙大教书,现在教的更是优中选优的学生,下意识觉得这套书只是小难。
  
  “我提议过,不过上面的意思是还不急。”毕德显说,“我看你很适应教学生的日子。”
  
  “当然,这些可都是一等一的好苗子。
  
  我要是不好好教,我对不起国家!”束星北笑道,来了这之后,他感觉整个人都重新精神抖擞了起来。
  
  尽管身体没有年轻,但心态年轻了不少。
  
  “天狼,你可别忘了,教书这工作你早晚得交出去。
  
  我这边可是缺人的很。
  
  你需要尽快进入到雷达研发工作中来。”毕德显提醒道。
  
  “那是自然,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