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姚崇宋璟定乾坤
第七十四回 姚崇宋璟定乾坤 (第1/2页)林澈与太平公主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终于迎来了唐睿宗李旦登基。李旦即位后,朝堂之上百废待兴,各方势力也在暗中重新布局。林澈因在之前的诸多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一品大将军,赐爵国公;太平公主则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掌管朝中大权。然而,这看似荣耀的背后,实则隐藏着重重危机。
此时的朝堂,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亲信,她的势力逐渐膨胀,对朝政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强。而李隆基身为太子,心怀大志,他渴望真正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这使得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林澈夹在两人之间,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他不想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于是多次从中调解,希望他们能以大唐的利益为重,携手共进。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边防防御,以防吐蕃再次来犯。突然,下人来报,说太平公主派人前来,有要事相商。林澈心中一动,连忙放下手中事务,迎接来人。来人见到林澈,恭敬地呈上一封书信,说道:“林将军,公主请您务必过目此信,看完后即刻前往公主府商议要事。”林澈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信中所言,竟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太平公主打算在朝中进一步安插自己的势力,以制衡李隆基。林澈深知,这样下去,朝堂必将陷入混乱,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受到威胁。
林澈不敢耽搁,立刻前往公主府。一进府门,便看到太平公主满脸怒容地坐在厅中。见到林澈,太平公主立刻起身迎上前去,说道:“林郎,你可算来了。如今李隆基那小子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他在朝堂上拉拢势力,意图削弱我的权力。我怎能坐视不管?”林澈看着太平公主,心中无奈,他轻轻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我理解你的担忧,但如今大唐刚刚经历动荡,急需稳定。你与隆基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若因此起了纷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们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啊。”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说道:“以大局为重?他李隆基眼里哪有什么大局?他就是想独揽大权,把我这个姑姑踩在脚下。”林澈见太平公主情绪激动,只好耐心劝解:“公主,隆基年轻气盛,或许有些做法让你不满,但他也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我们何不想办法引导他,让他明白你的苦心,共同为大唐效力呢?”太平公主听了林澈的话,沉默片刻,说道:“林郎,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是为了大唐。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认真地说道:“公主,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如今,我们更应该顾全大局。我听说姚崇和宋璟两位大人皆是有才有德之士,他们对朝堂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或许我们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太平公主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姚崇和宋璟?我倒是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只是不知他们是否真有如此本事。”林澈说道:“公主不妨召他们前来,与他们商议一番,便知真假。”太平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我这就派人去请他们。”
不多时,姚崇和宋璟来到了公主府。两人见到林澈和太平公主,连忙行礼。太平公主看着他们,说道:“二位大人请坐。今日请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对如今朝堂局势的看法。如今我与隆基之间有些分歧,你们认为该如何解决?”姚崇看了看宋璟,然后说道:“公主,太子与您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只是立场不同。如今大唐初定,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堂,发展国力。太子年轻有为,心怀大志,公主您也是朝中栋梁,威望极高。若你们能携手合作,共同辅佐陛下,大唐必将繁荣昌盛。”
宋璟也点头说道:“姚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公主与太子若能放下成见,相互扶持,必能让大唐走上正轨。”太平公主听了他们的话,心中有所触动,但仍有些疑虑:“话虽如此,但李隆基如今对我的态度,让我难以安心。我怎能保证他日后不会对我不利?”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我相信隆基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他深知您为大唐所做的一切,只要我们能好好沟通,一定能消除误会。”姚崇接着说道:“公主,您不妨与太子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表明您的立场和想法,也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或许能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太平公主沉思良久,最终说道:“好吧,我就听你们一次。林郎,你陪我去见隆基吧。”林澈点头道:“好,公主。”
于是,林澈陪着太平公主来到了太子府。李隆基见到他们,心中有些惊讶,但还是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太平公主看着李隆基,说道:“隆基,今日我与林郎前来,是想与你好好谈一谈。如今朝堂之上,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我不想看到大唐因为我们而陷入混乱,你我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不如放下成见,携手合作,你意下如何?”李隆基听了太平公主的话,心中有些感动,他连忙说道:“姑姑,您能这么说,我很开心。之前是我有些急躁了,还望姑姑谅解。我一直都很敬重您,也希望能与您共同辅佐父皇,让大唐繁荣昌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