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卫夫人
第十章 卫夫人 (第1/2页)卫夫人(272年-349年),本名卫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出身河东卫氏的魏晋望族,她是廷尉卫展之女。
家族中多精通书法者,其夫李矩亦是书法名家,为江州刺史。
她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女书法家,为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书法家之一。
卫夫人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卫夫人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戚,王羲之自幼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继承其笔法精髓。
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
卫夫人师承钟繇,尤精“簪花小楷”。她的书法风格以清秀婉丽著称,笔画纤细而有力,结构严谨,兼具女性的柔美与书法的法度。
她将钟繇的“古隶”发展为更成熟的楷书体系,为东晋楷书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并直接影响了王羲之的书法创作。王羲之早期书法风格中可见卫夫人的影子。
书法理论著作《笔阵图》被认为是卫夫人所撰(一说为后人托名),其中提出“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等重要书法理念,强调笔力与结构的关系,对后世书论影响深远。
卫夫人真迹今已无存,但历史文献中记载其作品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唐代《淳化阁帖》收录了传为卫夫人的书法刻本,虽真伪存疑,但仍可窥其风格。
在男权社会的古代书法领域,卫夫人以卓越的才华跻身一流书家之列,打破了性别壁垒,成为女性艺术成就的典范。
她不仅传授王羲之技法,更注重培养其艺术感悟力。卫夫人以自然意象,如“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启发王羲之,这种教学方式深刻影响了后者“尚韵”的书风。
卫氏家族:卫觊、卫瓘、卫恒等世代善书,卫夫人延续了这一传统,其侄孙——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卫玠亦是东晋名士,可见家族文化积淀对其成就的支撑。
唐代韦续《墨薮》称其书“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
宋代《宣和书谱》赞其“规矩钟公,云名碎玉”。
清代康有为评价:“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仙娥弄影,红莲映水”。
传说卫夫人年轻时曾观人舞剑,从剑锋的疾徐转折中领悟书法节奏。她将剑法的“刚柔相济”融入笔法,形成独特的“清婉灵动,锋势凛然”风格。此说虽无直接史料佐证,但后世常以此解释她书法中刚劲与秀逸并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