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中国新秀恐怖如斯(10K)
148 中国新秀恐怖如斯(10K) (第1/2页)“MYGOD,这是中国新秀的速度?”
看着眼前的数据,迈凯轮车队工程师直接发出了一声惊呼。
别人不清楚迈凯轮“银箭”的速度,他们身为工程师还能不清楚吗?
这辆冠军车的整体性能,去年基本上在围场第一快车跟第二快车之间徘徊,仅有法拉利车队的F2008能够与之争锋,本田“拖拉机”RA108真是连碰瓷的资格都没有。
另外帕菲特虽然在历史上没能进入F1,但他绝对不是什么菜鸟!
早年间卡丁车一路横扫,还拿到了低级别方程式中最具含金量的英国F3总冠军。
没钱赛车转型房车之后,紧接着又拿到这个时代最具含金量的德国DTM总冠军。
凭借着惊人的天赋跟适应力,帕菲特得到了迈凯轮车队的青睐,近几年“兼职”担任着试车手职位。
按照时间线来说,帕菲特确实是第一次试驾迈凯轮MP4-23赛车,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驾驶F1赛车。
论经验跟测试里程,陈向北开挂都比不上他,同样不能算作真正的新秀。
按照迈凯轮工程师的评判标准,帕菲特驾驶迈凯轮冠军车的试驾圈速,如果做不到比纯粹的新人菜鸟快1秒,就意味着他事实上已经输给了对方。
更别说现在还落后0.3秒!
陈向北这个中国新秀展现出来的对F1赛车适应能力,简直不可思议。
“不可能,RA108跑不出这种速度。”
帕菲特当场摇头否认,车手天赋上限这种东西不好衡量,可是赛车性能上限有着实打实的数据。
RA108这辆围场倒数的拖拉机,除非让近几年莱科宁、汉密尔顿、维特尔这种超级新人来开,否则无论如何都跑不出1分27秒552的圈速。
恐怕中国新秀北,自己都不敢去比肩莱科宁跟汉密尔顿吧?
听到帕菲特的话语,迈凯轮比赛工程师觉得有些道理。
于是乎朝着身旁数据分析师说道:“米勒,检测赛道传感器是否正常。”
圈速不符合现实逻辑,大概率就是检测设备出错。
赛道上陈向北跑完一圈之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进行自己第二圈飞驰。
F1赛车速度带来的刺激,已经让他陷入了一种“狂热亢奋”状态之中,陈向北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要知道陈向北心里面始终存在着一丝疑惑,那便是自己迄今为止取得的成绩,跑出来的速度,依靠的是天赋还是上辈子的经验?
对于低级别方程式赛车而言,经验跟努力很多时候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毕竟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压根就轮不到拼天赋!
但到了F1级别的“诸神领域”,经验跟努力最多就是保证下限,天赋才能决定一名车手的上限。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面对真正的超级天才,哪怕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徒劳无功。
陈向北知道这辈子的车感跟天赋,要超过上辈子那个略显“平庸”的自己。
这点能从对赛车的感知上判断出来,哪怕轻微的轮胎打滑跟车身摆动,陈向北都可以清晰捕捉到动能变化,天赋低的车手是没有这种车感。
可是天赋到底有多高,能不能碾压上辈子的“经验”,陈向北心里面没有答案。
今天驾驶的这辆RA108,对于陈向北就相当于一块试金石。
他打算利用试车的机会,去验证自己的天赋上限!
RA108的引擎轰鸣直冲云霄,陈向北的速度同样在肉眼可见的提升。
过了起跑线的发车长直道尾速,方向盘液晶屏显示达到了320km/h!
要知道陈向北之前接触的F3赛车,极速最高才280km/h,实际比赛中还很难有机会跑满。
毫无疑问,陈向北在驾驭着自己从未感受过的速度。
“泽野前辈,向北君的速度很危险。”
水谷翔忍不住开口提醒了一句,他已经感受到了陈向北挑战极限的意图。
对于一名刚刚接触F1赛车的测试新秀而言,这种想法太过于激进跟疯狂。
听着水谷翔的提醒,泽野弘树下意识看了奥德托一眼。
领队双手环抱胸前,面无表情的盯着转播屏幕,并没有任何按下通话键的意思。
既然奥德托没有表态,泽野弘树就不好越级下达指令,只能强行按捺住内心的紧张跟担忧。
其实奥德托没有动作,并不是说情绪有多么淡定,相反他同样不赞同陈向北这么快就去挑战自己。
只是呆在F1围场这么多年,奥德托对新秀试车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知道此刻陈向北绝对处于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任何响动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干扰,乃至于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就好比普通人聚精会神的做一件事情,旁边突然有人发出一道声响。
轻则从专注状态中退出来,重则说不定会吓一跳!
奥德托知道陈向北情绪很稳定,不至于被吓到出现慌乱。
可他不敢赌……
陈向北之前表现的再完美,天赋再高,不过是开了一场F3。
放在方程式领域里面,只有GP2才称得上F1的预备赛,F3差距着实有些大了。
就算历史上那些跳级的天才车手,也没谁第二圈就去推极限。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奥德托只能说自己没看错陈向北。
“保守”只是他外表的假象,骨子里面充斥着疯狂!
陈向北全速推进的过程之中,实际驾驶体验并没有他预料的那样轻松。
如果把F1操控满分视为一百分的话,从六十分提升到八十分很容易,想要从八十分提升到九十分或者九十五分,难度将出现质变。
陈向北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后者提升到九十分的场景。
他有些高估了自己的天赋跟实力,低估了完全掌控F1赛车的难度。
随着速度提升到抓地力的极限,陈向北就需要游走在失控的边缘,意味着必须做到操控极其精准,不允许存在任何失误的空间。
可陈向北只有驾驶F2赛车的底子,同时他来不及摸透RA108的特性,以及身体素质还扛不住高速弯带来的G值压力。
要知道RA108并不是一辆好开的赛车,就连简森·巴顿跟巴里切罗这两位F1名将,驾驭它都只能在08赛季排名倒数第三。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RA108这个倒数第三,真得感谢摆烂的印度力量跟超级亚久里两兄弟。但凡这两支车队的车手给点力,亦或者再多点钱研发,说不定就能把本田给拉下马!
用后世流行的话语形容,RA108倒数第三,并不是它有多强,纯粹是对手更烂罢了。
但哪怕再难开,陈向北依旧没有减速。
F1赛车就相当于一匹烈马,只有不断试探它的“底线”,才能做到真正的“驯服”。
陈向北尽可能的与赛车进行博弈,伴随着再一次从起始线飞驰而过,他第一时间按下了方向盘的通话键。
“奥德托,我这一圈用时多少?”
“1分23秒891。”
“这么慢?”
听到这个圈速,陈向北下意识回了句。
他知道加泰赛道的杆位纪录,是由车王舒马赫跑出来的1分15秒022。
刚才这一圈的赛道环境,基本上就跟排位赛差不多,自己却足足慢了车王舒马赫八秒!
一级方程式领域,真正的高手过招,往往千分秒就足以决出胜负。
八秒,就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
“这还慢?”
哪怕一向“内敛”,不怎么喜欢夸人的奥德托。
听到陈向北这句嘀咕之后,都忍不住在车队语音里面反驳一句。
这小子是在“凡尔赛”吗?
只考虑自己慢了多少,却没有想到圈速快了多少吗?
陈向北第二圈的速度,相比较他第一圈,足足快了接近四秒!
“我跟舒马赫杆位圈速差距太大,感觉怎么都追不上。”
陈向北随口回了一句,理论上RA108这种拖拉机相比较“火星车”,同一名车手来开可能会慢个一秒。
再算上调校慢一到两秒,车手硬实力差距一秒,熟练度差距一秒,陈向北的理想圈速是跑出来1分21秒左右。
现在1分23秒,足足以预计慢了两秒,他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
“FUCK,你一个菜鸟就想跟舒马赫比圈速?”
“另外你知不知道,04年法拉利造出了历史级的快车,并且它用的还是3.5LV10引擎!”
奥德托实在忍不住了,他都怀疑陈向北这小子装傻充愣。
F1赛车的演化史,大多数情况下越来越快没错,可在某些关键节点,并不一定遵循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的逻辑。
就好比曾经的V12年代,F1赛车最大马力能爆发出1350匹的夸张数字。
哪怕04年的3.5LV10引擎,最大马力依旧摸到了1000匹的边缘,远超这个时代的2.4LV8引擎。
小排量发动机想要追上并且超越大排量多缸,唯一的技术方向便是上涡轮增压,亦或者上混动系统用电机来辅助输出,这也是现代F1速度更快的根本。
F1V8时代的优势,不在于马力有多大,更多是靠车轻。
“知道了……”
感受到奥德托的“怒火”,陈向北很明智不再多言。
“轮胎损耗快要过峰值,向北君你准备进站调校吗?”
泽野弘树这时候看了眼监控数据,打断了陈向北跟奥德托之间的“斗嘴”,询问起了车手意见。
F1赛车对轮胎的损耗,要远远大于雷诺方程式或者F3。
一方面是速度跟车重的不同,速度越快,重量越大,同等里程下自然就会轮胎的磨损更大。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提供的下压力数值高达恐怖的2.6。
简单点来解释,就是当本田RA108车重为600公斤的时候,跑到300km/h的速度,下压力将会达到惊人的1560公斤,快接近于三倍车重。
其实单单拼直道加速,F1赛车并不是蓝星上最快的速度。可凭借着惊人的下压力,让F1赛车的弯道抓地力断层式领先。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直道踩油门谁不会?
高下压力死死把赛车给摁在地面,变相增加了轮胎的损耗。
正常情况下全力PUSH,F1赛车一套新软胎的抓地力峰值,可能就维持一到两圈的样子。
想要跑出更为极限的圈速,就得进站换胎。
“跑完这个冷却圈,我再推一圈进站。”
陈向北没有听从泽野弘树的建议,决定趁着状态挺好再推一圈。
相比较低级别方程式,F1赛车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做到连续的极速推进。
因为全力PSUH,对于工况温度的压力同样很大,油液、刹车、胎温等等,都会达到高温临界点。
就拿通俗易懂的刹车来举例,温度一旦过高就会引发热衰减,制动效果将会大幅度的降低。这种状况下根本就无法推出极限速度,只能慢速跑一圈通过风冷降温。
这一圈,就被称之为“冷却圈”。
另外F1赛车进入混动时代之后,就跟家用车的混动系统原理一样,想要跑出最大性能的加速,就得先保证电池电量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没有怎么办?
当然是再跑一圈,通过发动机给电池充电,这一圈往往就被称之为“充电圈”。
目前时代的F1赛车动能回收系统,是通过飞轮储存动能,而不是通过电池,不需要所谓的“充电圈”。
但高温赛道条件下,“冷却圈”依旧必不可少。
“收到。”
泽野弘树没有阻拦,陈向北的轮胎损耗程度,再推一圈无非就是速度影响,对安全性威胁不大。
维修通道的几间测试P房内的工程师,此刻都把目光锁定在了监控屏幕上面。他们倒想看看陈向北这个中国新秀第一天时间,能把圈速推到哪种程度。
F1这么多年天才车手层出不穷,唯独还没有来自于中国的天才出现!
一个接一个的弯角过去,陈向北已经忘却了对圈速的追求,他进入到一种“忘我”状态之中,脑海中只有赛道的走线跟对赛车的操控。
《头文字D》里面藤原拓海的进步,在于他发现自己在开车过程中,眼睛看到的画面越来越慢。
这一刻的陈向北,感觉好像就连时间都停滞了。
“奥德托,我仿佛看到了下一个汉密尔顿。”
望着显示屏上浮现的圈速数字,菲尔德喃喃自语了一句。
这几年F1测试的新秀里面,只有汉密尔顿给他带来了类似的震撼!
哪怕“三级跳”的天才基米·莱科宁,试车阶段的速度都没有陈向北快。
当然,论结果基米·莱科宁跳级更夸张,他是真的连F3赛车都没有摸过,直接一步登天来驾驶F1。
离谱程度,就相当于普通人刚考到驾照,就让你上赛道去飙车!
这种基础的新秀上手F1赛车前几圈没出事故,就已经属于天赋外溢的表现,不可能强求他当场跑出多么惊人的圈速。
“汉密尔顿跑过GP2,北他只跑过一场F3。”
奥德托神情复杂的回了一句。
同时期的汉密尔顿,虽然测试速度要比陈向北更快,但考虑到双方基础不同。
陈向北的表现放在测试新秀里面,已然称得上超级新人!
“总不可能是下一个塞纳吧?”
测试工程师菲尔德,说出了这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语。
历史上面有一个人的试车成绩,完全可以用“恐怖如斯”四个字来形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车神塞纳!
1983年塞纳驾驶着迈凯轮赛车,在他跑出过“上帝之圈”的多宁顿公园赛道,四十个计时圈中的最快速度,不仅仅碾压了同年新秀,甚至于超过了当年的世界冠军柯可·罗斯伯格。
对了,这个柯克·罗斯伯格,就是后世有着“十五冠王”戏称的F1冠军车手,尼克·罗斯伯格的父亲。
“没那么夸张,只能说他适应比较好。”
奥德托摇了摇头,表面上语气显得很淡定,内心里面却波涛汹涌。
陈向北确实无法跟塞纳媲美,但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他差。
相反刚才这一圈的速度,仅仅比去年本田正式车手,开着同款赛车的简森·巴顿,慢了才两秒出头!
简森·巴顿放在F1历届总冠军车手里面,名气并不算很大,远远无法跟同时代的阿隆索、莱科宁、汉密尔顿等人媲美。
主要在于他没什么花活,开车属于大巧不工,稳的可怕那种类型。
不过能拿到WDC头衔,意味着至少在某个阶段,他就是站在巅峰的顶级车手!
况且巴顿低级别方程式履历很亮眼,他是欧洲方程式锦标赛最年轻的冠军,F1史上最年轻的积分获得者,还曾拿到过FIA年度最佳新人奖项。
奥德托很清楚巴顿的硬实力,放在目前围场内属于争冠车手的存在。
陈向北能做到第一天试车跟他差距三秒以内,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F1殿堂里面,接下来只需要看根据车手风格,赛车经过反馈调校之后,这小子的上限能跑多快了!
“董,你可能要有一名F1车手的同胞了。”
望着陈向北1分23秒231的圈速,雷诺工程师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推了三圈的轮胎,陈向北还能做到单圈快接近一秒,这种提升真的非常夸张。
按照雷诺车队多年的经验,只要这种圈速不属于昙花一现的范畴,经过多次练习跟赛车调校之后,陈向北完全能跑出接近乃至于超越两位本田F1正式车手的速度。
不可思议!
听到车队工程师的话语,董荷斌震惊的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