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也叫检讨?陈王二次大战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也叫检讨?陈王二次大战 (第2/2页)更何况,红军无论是从编制还是装备数量,亦或者体量,都比蓝军大的多。
这种情况下,打赢了还用检讨?
凭什么?
红军具备信息化,那蓝军也是信息化啊。
蓝军凭借信息化手段,提前知道红军的行动路线,为什么不可以设置手段阻敌?
难道就只允许红军赢,不许蓝军胜?
陈默继续道:“如果单单只是忽略反制息权就算了,贵部对即将开战的敌人,编制装备都了解不清,就敢贸然过来,哪有不败的道理?”
“还有,红军机动过程中,对驻地,对路线,尤其是对指挥部附近所在地检查不够认真,不够细节。”
“上千公里的机动,难道无人机就是摆设?不会提前出动探路?”
“哪怕无人机是宝贝,不能用,不舍得用,那派侦察兵沿途带路总可以吧?都不至于会被国道上的坑,还有各种求援,路障给拦住大部队。”
“包括挖坑,制造复杂路段,只要提前侦察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麻烦都能避开。”
“还有,贵部除了正常通讯密码外,就没有设置其余内部确认组织的联络方式嘛?”
“你们的行动计划,我们想监听就监听,想入侵就入侵,根本没有防护。”
“以前中南战争的例子都忘了嘛?”
“敌人会使用我们的语言,侵入电台,但往往只要侵入,就会被发现。”
“还有再往前,二次大战期间,老美的风语者,人家就已经学会了这一套。”
“总之,这次蓝军之所以能赢,并不起赢在端掉指挥部,也不是在路上设置路障。”
“对军事单位来说,10年一次换装速度,10年前作战技术和体系,早就做过自我修正,过分迷信案例,以经验主义去打仗,只会一败涂地。”
“首长,不是我自己吹牛。”
陈默定了定神道:“红军说是信息化辅战单位,说白了,就是披着信息化皮毛的机械化。”
“你们的作战思路不改,春雷行动进行多少次,红军都是败,不可能赢。”
“你们有直升机大队,有无人机大队,有雷达大队,有电子战大队,这么多火力,我是一点都没看到作用。”
“若是把这些配置给我,我都能保证你们红军连下军列的机会都不会有。”
陈默的一番分析,几乎等同于一盆寒冷刺骨的冰水,顺着几人的头顶淋下。
刚刚还恼怒的王松合,沉吟片刻后,径直的坐到了座位上。
沉默不语。
信息化是未来的主流。
可装备好改,思想难改,别说他们红军了,就是铁甲团到目前为止,如果不是陈默刻意引导着发挥信息化作用。
很多干部,打仗的第一反应,还是上去硬碰硬。
这一点不用怀疑。
因为陈默之前开会,提到北方甲种摩步师时,整个会议室,所有人想到的都是对方人多,装备多,打不过,没法打。
没有一个干部想过,怎么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扩大对己方的优势。
铁甲团既然作为全军第一个实验成功的单位,陈默自认为他有义务,有责任去批评后来者。
作为为复兴保驾护航的野战部队,未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压力和挑战还多着呢。
总不至于连这一点真话,都听不得吧?
现场沉寂半晌。
47军总指挥徐武安才开口道:“陈营长批评的对。”
“首长,我可没批评的意思啊。”陈默急忙否认,他只是借着检讨的名义,点出红军的问题。
做自己该做的事,但要说批评,他可不敢承认,这种场合,也没有他批评的份,只有挨批的地位。
“无妨!”
徐武安摆摆手:“你愿意说出来,那就是批评的对,还有风语者的提法也很有意义,信息化时代,频谱争夺无声无息,信息安全暴露风险远高于二战。”
“希望61师下去,可以认真请教,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不要不重视,否则,下次批评你们的,可能就不是人家陈营长了。”
“秦辉!”
“到!”
“通知你们的人撤离吧,连夜撤离,别在这丢人现眼。”
“是!”
秦辉是61师新上任的师长,军区总指挥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只得带着一众干部,跟徐鸿打过招呼后,一一离开。
包括王松合在内,同样起身离开。
等整个会议室,只剩徐鸿和陈默两人时,徐参谋长摘掉帽子,双手用力的搓了搓满头白发。
从桌上拿起烟点了一根,神情颇为无奈的看向陈默:“你小兔崽子,说话也太狠了点吧?”
“什么叫红军不管来多少次,都得败?”
“这话该是你一个小辈说?还有没有规矩?”
“嘿嘿,首长,我说的也是实话啊。”
陈默嘿嘿一笑,厚着脸皮挪到徐鸿跟前,顺了首长一根烟点着:“金城信息化示范营确实问题太大了。”
“我都不用去他们单位看,猜都能猜到,他们主攻方向,就是让六个团配合一个营去行动,主力跟着辅战单位适应,本末倒置,他们不输才怪。”
“话是这么说没毛病。”徐鸿叹了口气:“可有些话不该你去讲,至少不该这么直白的去说。”
“徐武安,王松合,秦辉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被你连损带批的说一顿,以后他们老脸往哪放?”
“你啊!!”
徐鸿摇摇头,没有再吭声。
他起身推开窗户,看着金城军区的几人乘坐直升机离开,秦辉,林一峰,王松合没走,站在营区门口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徐鸿盯了一会,突然开口道:“对了,你们蓝军营有没有能顶替你营长职位的人?”
“啊?”
闻言,陈默愣了一下。
这咋还聊着聊着,把营长职位都给聊没了?
但既然首长问了,哪怕心里再有想法,陈默也不得不认真思考。
“首长,蓝军营目前能顶替营长职位的,有两个。”
“一个是程东,以前侦察三连的连长,也是我的老连长。”
“一个是满学习,在国防科大读过本科,硕士学位是在军事科学院就读,但他资历太浅,目前也就熟悉了后勤和坦克连,担任副营还勉强。”
“正营的话,那就太早了些。”
“嗯。”
徐鸿点点头:“你目前已经不适合再呆这里了,学历太低,需要深造一下,这也是傅总指挥的意思。”
“准备准备吧,年后军区会调你去中培,时间是一年,好好在学院沉淀沉淀,多学习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
“时代在发展,同时也在进步,我们这些老家伙总有一天会跟不上,但你们这些小家伙可不能掉队啊。”
“至于蓝军营干部任命,培养机制,给你几个月的时间办好这些事,年后随时接通知启程。”
“是!”
陈默挺了挺胸膛,震声回应。
“对了,我记得你是81年生人对吧?”徐鸿好奇的打量着陈默。
“是,我今年19。”陈默脸颊红了红,说真的,两世为人,其实他的年龄不比王松合小。
但当着首长的面,承认年纪,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有种装嫩的感觉。
“哈哈!!”
徐鸿看到陈默的窘迫,还以为他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笑着拍了拍陈默的肩膀:“都说英雄出少年,果然不假啊。”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次去中培,看看有适合的女同志了,谈个恋爱,成个家,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都会牵女娃的手了。”
“这有什么难为情的。”
“如果碰不到合适的,我去找杜政委,给你介绍一个。”
“行了,你也去休息吧。”
徐鸿笑着挥了挥手。
“是!”
陈默再次立正,敬礼,而后转身大步离开。
关于徐参谋长刚才说的玩笑话,他没当真,人家首长无非就是提一嘴罢了。
但中培,也就是中级干部培训,恐怕是真的要去。
陈默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这次离开铁甲团,以后能不能回来还不好说。
为兵服务中心建了,但当时由于塞外天气太过恶劣,家属随军的事一直没有落实。
程东要担任连长,他倒是不担心,反正平时营里很多事情,也都是程东在忙。
中培出发之前。
满学习要培养出来,家属随军的事情也要落实。
还有给其他军区培养干部的事情,也要加快,毕竟,这一走就是一年啊。
他到现在参军也才一年的时间,对陈默来讲,中培时间已经算长了。
从行政楼下来。
各连正在集合点名,全部人员也都在忙碌。
陈默没有过去凑热闹,他心里想着中培的事,脚步就不由自主的走到营区外面,搭建的几排平房前。
这里是搭建的为兵服务中心,房子不多,也就二三十个,开一些小卖铺,剪发店,饭店肯定是足够了。
铁甲团一千多人,差不多也能养起这些商铺,团里老兵多,都是拿工资的主,倒是不担心消费问题。
陈默唯一纠结的是,这些商铺该租给谁,之前让各连指导员统计家属愿意随军的人数。
得知可以安排工作,能解决温饱,还能给孩子读书,全团报名了近二百户,这个体量可不小了啊。
相当于五个兵,就有一个战士的家属选择过来随军。
陈默正低头寻思呢。
完全没注意周围。
这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远处铁甲团战士在集合,61师的人在撤离。
只有为兵服务中心这边距离营区近,有路灯,还能挡风。
他这低着头只顾走路,走到拐角迎面就碰到王松合跟王路一两人,面对面的站着。
当陈默意识到有人,他抬头扫了一眼,才发现老王八脸色不对劲。
印堂发黑,脸色青中带紫,是大怒之兆。
这父女俩,估摸着正在因为什么事情争执呢。
“哈哈,首长好,这么巧啊。”
陈默打个哈哈,随后手贱似的拍了拍王路一的肩膀叮嘱道:“路一,乖,多跟爹聊聊天,见一次面不容易。”
说完,陈默撒腿就跑,那家伙,速度都能堪比草原上的野兔了。
“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
王松合双目倒竖,他明明知道陈小子是故意气他,可这火气就是压不住。
当即抽出常服的腰带,就在后面追。
王路一被这场景给整的惊呆了,站在原地半晌,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要知道,这里可是营区外围啊。
陈默在路灯下这么一跑,远处集合的各连战士,都看得清清楚楚。
近千人看着营长从犄角旮旯处跑出来,后面跟着王师长,再后面,又跟着王路一。
满学习双眼瞬间瞪的跟驴蛋似的。
“卧槽!”
“还得是营长猛啊,啧啧啧!!!”
“你啧个蛋啊。”坦克连连长秦小军发现情况不对,他瞪了满学习一眼,而后立刻扯着脖子大喊:“全体都有,向右转,目标宿舍,跑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
其他连队也有样学样,快速回营。
王松合他们不敢拦,毕竟是营长的家务事,可营长的热闹他们也不敢看啊。
谁也扛不住秀才秋后算账。
所以,先撤为敬!
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