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提前开发浦东
第780章 提前开发浦东 (第2/2页)事实上,在整个八十年代,虹桥经济开发区确实是上海的重点发展区域,甚至已经在1979年便已经开始规划,旨在打造一个集商务、商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
不过,正式启动建设,要等到1983年才开始了。
也正因为如此,林浩然从虹桥机场坐车到外滩的路上,看到的虹桥地区面貌,其实比浦东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虹桥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机场。
也正因为如此,它很容易便能够发展成为一个聚焦于涉外商贸的经济区。
至于开发浦东,目前甚至都还没有被提起过。
首次提出开发浦东设想,还要等到1984年《沪市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才有出现,到1986年,《沪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浦东为金融、贸易中心延伸区。
至于真正开发浦东,还要等到九十年代了,离现在的1981年还远着呢!
所以,目前的沪市对外开发窗口,引入外资的主要地区,还是以即将动工的虹桥开发区为主。
刘晓丽在一旁安静地坐着,心也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
林浩然闻言,没有立刻回答关于虹桥的问题,反而像是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整个宴会厅的气氛,因为这短暂的沉默而显得有些微妙。
过了会,林浩然笑着说道:“领导所言极是,虹桥之地,占尽天时地利,毗邻机场,宛如扼守沪市与世界交流的咽喉要道,发展商务贸易,实乃明智之举。
我向来对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满怀热忱,如此良机,自然不愿错过。”
他肯定了沪市的想法,这让副市长等人脸上刚泛起一丝喜色。
几位领导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抹惊喜与欣慰,原本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下来。
坐在主位上的领导更是笑容满面,连忙起身,亲自为林浩然斟满一杯酒,举杯道:“林先生爽快!有您这样有实力、有眼光的商业巨擘加入,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定能如虎添翼,早日成为沪市乃至全国的商务贸易新地标!
这杯酒,敬我们的合作,敬虹桥的未来!”
林浩然也起身,与副市长碰杯,一饮而尽,朗声道:“合作愉快!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虹桥必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顿时,现场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觥筹交错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众位领导红光满面,仿佛已经看到了虹桥开发区在林浩然的投资下飞速崛起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宾主尽欢的时刻,林浩然却轻轻放下了酒杯,话锋陡然一转:“不过……”
这一个词,让宴会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重新聚焦在他身上。
“在我看来,虹桥固然重要,但沪市未来的真正腾飞,恐怕还需要另一个引擎。”
林浩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一个足以承载国家级战略、面向世界的超级引擎。”
几位领导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
副市长试探着问:“林先生的意思是?”
林浩然抬起手指向窗外,指向那片在夜色中沉寂、只有零星灯火的浦东!
“我指,浦东!”
“浦东?”李副市长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语气充满了惊愕。
其他几位领导也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
浦东?
那个遍地农田、棚户区,被称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乡下地方?
林浩然竟然看好浦东?
甚至将其置于虹桥开发区之上?
“林先生,”一位主管城建、戴着眼镜的领导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谨慎的探究,“浦东,目前的开发条件,与虹桥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无论是基础设施、人气聚集,还是产业基础,都几乎是一片空白,您说它潜力更大,这恕我直言,依据何在?”
“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好画出最壮丽的图画。”林浩然转过身,目光灼灼,“诸位可知道,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这些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在百年前是什么模样?”
他走回餐桌,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沪市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就不能只盯着浦西这一亩三分地。
黄浦江不该是终点,而应该是新的起点。”
那位一直沉默的主要领导终于开口,语气凝重:“林先生,开发浦东的设想,我们内部确实有过讨论,但这需要天文数字的投资,而且回报周期太长……”
“所以我建议采取'双轮驱动'的战略。”林浩然从容接话,“以虹桥的开发积累经验和资金,同时启动浦东的总体规划。
我可以承诺,只要沪市下定决心开发浦东,我愿意投入启动资金,并且引进国际顶尖的规划设计团队。”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声音铿锵有力:“十年之内,我可以让对岸的农田上,竖起众多高楼,二十年之内,让那里成为比外滩更璀璨的东方明珠。”
这番话太过震撼,以至于宴会厅里久久无人说话。
林浩然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如同巨锤敲击在每一位沪市领导的心坎上。
他们从未从这个高度、如此宏大的视角去审视过那片被视为“包袱”的土地。
再造一个新沪市?
这个念头本身就足以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副市长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撼,但声音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林先生,您的宏图伟略,令人叹为观止!
可是,开发浦东,这需要的资金、政策、规划等等,您这个设想太超前了。”
“改革不就是要敢为人先吗?”林浩然微笑反问。
随后,他继续说道:“所以,需要先行先试,需要树立标杆,我建议,沪市可以立刻着手进行浦东开发的战略规划和前期研究。
至于启动资金和示范效应,”他微微一笑,抛出了更具震撼力的具体方案,“我代表个人及关联资本,愿意作为浦东开发的启动引擎!”
他站起身来,释放出强烈的决心:“我承诺,第一期可在浦东核心区域,投资不少于五亿美元!”
对林浩然而言,他如今资金充足,最重要的还是拿来投资,否则这些资金躺在自家银行也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
“五亿……美元?”纵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沪市领导们,此刻也忍不住发出低低的惊呼。
这个数字远超他们的预期,足以在浦东砸出第一个惊天动地的声响!
“这笔资金,”林浩然继续道,“将用于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路网建设和世界级金融、商业核心地标的启动。
比如,规划金融贸易区,我旗下的恒声集团将打造一座高度不低于两百米、象征沪市新高度的‘恒声金融中心’,作为恒声在内地的总部之一,并吸引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入驻。
同时,配套建设现代化的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形成示范效应,吸引全球资本目光聚焦浦东!”
这个画面太具冲击力!
荒芜的浦东滩涂上,拔地而起一座摩天大楼?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在林浩然笃定的语气和那“五亿美元”的实打实承诺下,没有人觉得这是空谈。
众位领导眼中已然燃起了熊熊火焰,那是看到城市未来辉煌图景的巨大兴奋!
“林先生!这……这真是……”副市长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再造新沪市!您的格局和魄力,令人敬佩!
我代表沪市,对您的前瞻眼光和巨大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尽快将浦东开发的宏伟构想,向中央汇报,争取最有力的支持政策!”
坐在主位上的那位领导开口说道:“林先生的远见,确实让我们深受启发,这样,虹桥的开发我们按计划推进,同时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浦东开发研究小组,请林先生担任特别顾问,不知道林先生意下如何?“
特别顾问?
林浩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这个提议正中他的下怀,特别顾问的身份既能深入参与规划,又不必过早承担过重的责任,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位置。
而且,前世他也去过沪市,去过浦东新区,对21世纪20年代已经发展成熟的陆家嘴金融区了如指掌。
那些地标建筑的位置、规划布局、甚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都一清二楚。
这个特别顾问的身份,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承蒙领导看重,这个特别顾问,我当了。“林浩然举杯示意,“不过既然是顾问,我希望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主要领导开怀大笑,“有林先生这样的专家把关,浦东开发一定能少走弯路。“
宴会气氛再度热烈起来,但这次的觥筹交错间,明显多了几分实质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