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李超人快撑不下去了!
第728章 李超人快撑不下去了! (第2/2页)我们调查到,朗维集团旗下许多进口香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再由海外进口了,而是由粤省的鹏城进口,他们在鹏城弄了一个工业园,这个月初开始,进口香江的,有将近70种产品,是从鹏城那边过来的。
大家应该也知道,内地的人工成本、物资成本、土地成本都比较低,因此我猜测,他们进口的成本应该大幅度下降,虽然不清楚他们有没有亏损,可即便亏损,应该也不会亏多少。”李察信面对李加诚与在场的所有高层们,有条有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李察信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不好受。
同样是搞低价促销,他们自己亏得难以接受,而对手呢,却可能并没有太大亏损,甚至还有微利。
这种不对等的消耗战,让和记黄埔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这时候,政务董事韦彼得从座位上站起来。
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对方,包括李加诚。
“李生,以及在座的各位,我不得不告诉各位一件事情,我们最近有一笔3.58亿港元的债务,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到期了。
而这几个月,我们的业务情况大家都清楚,码头业、酒店业、零售业等等基本上亏损的多于盈利,再这么下去,和记黄埔又回到几年前那个资金周转困难、濒临破产的和记黄埔了。
所以我建议,百佳超市的价格战,还是想办法尽快停下来吧,我们坚持不了多久!”韦彼得沉声说道。
韦彼得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原本就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轰然炸开。
“3.58亿的债务?一个月内到期?之前怎么没听财务部提起?”一位董事失声叫道。
财务总监立刻站起来,面色尴尬地解释:“这笔债务是年初时为了整合部分地产业务而借贷的短期过桥贷款,李生是知道的,原本计划用北角商品房项目的一部分销售回款来偿还。
但今年以来地产业市场低迷,销售回款速度远低于预期,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我们正在积极与汇沣银行沟通展期,希望他们能够延迟一段时间,可汇沣银行乃至背后的渣打银行日子其实都不好过,他们即便想给我们帮助,有时候也有心无力。”
大家其实都知道,渣打银行为了收购汇沣银行,花了很大的代价。
特别是这几个月,渣打银行帮助汇沣银行垫资了足足几百亿港元,所以渣打银行想要恢复元气,起码要两年时间,到时候,汇沣银行的那些资金,都逐渐回笼了。
可几个月前轰动无比的金融战,才刚过去不久,所以不管是汇沣银行,还是渣打银行,显然都同样有些困难。
正常运作可以,可他们也很难让客户延迟还款,因为可能往往一笔贷款资金,就会拖累整个大局。
“展期?”
韦彼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环视会议室,目光最后落在李加诚身上,开口说道:“李生,沈弼的汇丰现在自身难保!
渣打为了吞下汇丰,几乎耗尽了流动性,他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稳定的现金流和按时回收的贷款,我们这个时候去请求展期,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深吸一口气,加重了语气:“一旦和记黄埔巨额亏损和现金流紧张的消息被坐实,传到汇丰和渣打耳朵里,他们非但不会展期,反而很可能要求我们提前还款,甚至冻结我们的部分账户以防风险!
银行家们,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尤其是在他们自己也缺钱的时候!”
这番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人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侥幸。
李加诚沉默不语,和记黄埔的现状,他最清楚不过了。
不仅仅是和记黄埔,甚至连长江实业,如今都陷入资金困难的状况。
为了拿下和记黄埔40%的股份,他不仅仅榨干了长江实业的所有资金,甚至还利用长江实业对外发行债券,这才顺利彻底掌控和记黄埔。
可好死不死,今年初以来,地产业发展停滞,各楼盘销售数据大幅度下跌,导致长江实业的回款速度远远低于预期,债务率越来越高。
而和记黄埔这边,原本寄予厚望的港口业务、地产业务、酒店业务和零售业务,又接连遭遇逆风,特别是百佳超市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加诚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这声音在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此刻的他,脸色实际上比在场的高层们都要阴沉。
毕竟,在场的人,不过都是职业经理人罢了。
而他呢,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控股老板。
集团亏了,职业经理人们最多也就少点奖金,该有的工资,还是会有。
可他呢,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损失的是自己的身家!
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就像他的左右手,如今两只手同时被扼住了现金流命脉,痛彻心扉!
他想起今年初入主和记黄埔时的意气风发,再到如今,才不过九个月时间过去,却已深陷泥潭,步履维艰。
这种从云端跌落的感觉,让他胸口一阵发闷。
当初如果不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支持,他确实没有吞并和记黄埔的实力。
这也是他为何要抱上汇沣这个大腿的原因。
可谁曾想到,当初想尽办法抱上的大腿,居然被一个华人晚辈击败,成了渣打银行的一个附属公司。
而他,为了彻底掌控和记黄埔,不惜将长江实业也深度捆绑,甚至不惜对外发行高息债券,几乎押上了全部身价。
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经营能力,能够迅速盘活和黄这艘巨轮,再造一个商业帝国。
比如,他都已经计划好了,等过两三年,就着手黄埔船坞推平,在那块地皮上兴建一个超大型的商业小区,绝对是大赚特赚。
可万万没想到,市场环境急转直下,更半路杀出个林浩然,用如此狠辣的价格战,精准地打在了他的资金链最薄弱的七寸之上!
放在一年前,房地产最火的时候,一两亿港元,甚至是十几亿港元,他都能够轻松调动。
可如今呢,地产业陷入寒冬,楼盘滞销,回款遥遥无期。
汇沣银行、渣打银行自身难保,收紧信贷,昔日轻易可得的大额贷款如今难如登天。
他庞大的资产仿佛被瞬间冻结,变成了无法变现的沉重负担。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这分明是要将他李加诚置于死地!要将他多年心血彻底摧毁!
可这能怪得了谁呢?
怪他自己,原本依靠包裕刚的关系,可以和林浩然缓和一下关系,不说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起码不会让对方针对自己。
可因为协议的问题,他根本无法做到。
原本,依靠着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他觉得就算不如林浩然,也不怕对方。
可他发现,自己还是高估了自己。
原来离开了银行的输血和地产的暴利,他的商业帝国竟如此脆弱,一场针对零售终端的价格战,就能引发连锁反应,将他逼到悬崖边缘!
一股混杂着极度悔恨、不甘和巨大挫败感的情绪,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内心。
他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那个年轻对手之间的差距,或许并不仅仅在于资金和手段,更在于对产业布局的前瞻性和抗风险能力的构建上。
林浩然早已布局上游生产和品牌,甚至深入内地降低成本,而自己却还沉浸在地产和资本运作的快钱游戏里!
这沉重的领悟,比亏损的数字更让他感到刺痛。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看向李加诚,期待他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决断。
李加诚缓缓抬起头,脸上已看不到愤怒,也看不到不甘,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疲惫和深深的无力感。
那是一种枭雄末路的悲凉。
他之所以坚持让百佳超市和惠康超市打价格战,为的,就是不希望因为百佳超市,让其他人看出和记黄埔内部的脆弱。
更不希望让外界觉得他李加诚刚刚入主和黄,就立刻在置地集团的进攻下丢盔弃甲,连一块核心阵地都守不住!
这关乎他的声誉,关乎市场对和他领导能力的信心,甚至关乎长江实业的股价!一旦露出败象,引发的将是连锁的信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必须硬撑下去,哪怕明知是饮鸩止渴,哪怕每一天都在流血!
“撑不住,也要撑!百佳的价格战,不能停!至少现在不能停!”李加诚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这话让所有高管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解和焦虑。
“李生!这……”财务总监忍不住开口。
李加诚抬手打断了他:“我知道每天都在亏钱!我知道现金流紧张!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现在认输,百佳超市拱手让人,市场会怎么看?
渣打银行那边怎么看?即将到期的那笔钱,我会想办法凑齐的,先散会吧,容我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