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你不是机器
第479章 你不是机器 (第1/2页)火车上的这两段插曲案件,让周奕五味杂陈。
姜贵友和他的同伙被抓,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而且后面从朱明祥口中也得知,这个姜贵友除了偷窃和持有管制刀具之外,身上还搜出了所谓的“催情药”。
这也就是他盯上陆小霜的原因。
朱明祥说能随身携带这种东西,就说明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所以他们还在继续审继续挖。
到时候数罪并罚,让他在里面多蹲几年。
但比起这件事,那个女毒贩的事情,让周奕心情沉重,尤其是那个被当成运毒工具的死婴。
虽然现在还无法查证,但如果这个女婴真的是被买来“做成工具”的,那就太可怕了。
但对于把脑袋挂裤腰带上的毒贩而言,他们根本不在乎,八百克,够枪毙她好几回了。
再多一项杀人的罪名对这女毒贩而言根本无所谓。
陆小霜看出来他有心事,而且知道他是因为那个婴儿的事。
毕竟闹出这么大动静,很快消息就传遍了整趟列车,陆小霜是听上铺两位大哥聊天的时候知道的。
大家对这件事一知半解,但对那个无辜的孩子都唏嘘不已。
但陆小霜知道,比起普通人的惋惜和伤感,周奕这种责任心太强的警察,还会有多一份愧疚感。
所以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陆小霜就给他讲笑话。
周奕越听觉得这些笑话越耳熟,最后问道:“你这些笑话是不是都是读者上看的啊?”
陆小霜吐了吐舌头说:“被你发现了啊。”
周奕点点头:“我上初高中那会儿,我们班里好多同学最喜欢看读者的笑话那一页。”
“因为好笑?”陆小霜问。
“不是,因为字少。”
陆小霜一听,笑着说:“奕哥,你这笑话比我说的都要好笑。”
周奕开始说自己上学那会儿的事情,说自己成绩不好不坏,马马虎虎,高中也是踩着录取分数线进的。
就算后来上了警校,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也就属于中等水平。
“可你现在很厉害啊,你现在应该是你们警校同学里最厉害的那个吧?”
陆小霜的话,让周奕一愣。
回忆了下上一世的记忆,大多数警校同学的人生轨迹,其实都是平淡的,很多人在基层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们默默无闻的当着一颗螺丝钉,维系着一方的太平。
只有自己,是幸运的,能重来一世,去走一条非比寻常的路。
“奕哥,我发现了,你其实是个特别感性的人。”
周奕苦笑着点了点头:“是,这是我的缺点,当警察的不能太感性,应该越理性越好。”
没想到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的陆小霜就摇了摇头。
“不对,我觉得只剩下理性,那就没有人情味了。警察警察,全称是什么?”
这问题让周奕有些疑惑,回答道:“全称……人民警察?”
“对啊,既然是人民警察,那就先得是人民,然后才是警察。人民代表感性,警察代表理性。如果只有感性,那就无法公正执法;但只有理性,那就变成了执法机器。所以内心感性有温度,专业能力上理性有力度,这才是真的人民好警察。”
陆小霜掰着手指头说:“不光是你,你看吴队、乔姐、彪哥、严哥他们,其实都一样,你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这番话,听得周奕目瞪口呆。
“你……你是从哪儿看的吗?”
“没有啊,就是一点我自己的感悟。”陆小霜认真地回答。
周奕很惊愕,这姑娘不是单纯的会读书会考试而已,而是真正会思考的学霸。
她的这番感悟,不正是和后来提出的那句“执法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的指导思想吗。
见周奕没什么反应,陆小霜以为他还在为那个婴儿的事介怀,于是凑上去张开了双臂,有些害羞的小声说道:“抱抱我。”
周奕回过神来,紧紧的抱住了她。
绿皮车的车窗外,夜色浓郁。
伴随着有规律的铁轨摩擦声,火车沿着既定的轨道向前。
而在更远的视界里,无数条这样的轨道宛若血管,为这片古老的东方大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
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生机。
……
三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如果是硬座,确实不少人得感觉快要散架了。
可软卧就舒服多了,毕竟价格摆在那儿。
其实正常情况下,周奕肯定不舍得买软卧的,毕竟普通家庭的孩子,节俭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陆小霜更是觉得软卧太贵了,还说等回头发了工资有钱了,就把票钱还给他。
周奕连连摆手说不行,因为票钱不是自己掏的,是他妈给的。
“我妈这张嘴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跟她说还钱,她得唠叨死你。”
陆小霜想了想,觉得周奕说得有道理,就说那回头等自己发了工资,给叔叔阿姨买礼物。
周奕没有拒绝,只是想着,到时候自己提前买好,然后让陆小霜给他爸妈就行了。
上铺的两位大哥并不是坐到底的,半路就和他们打了招呼后陆续下车了。
后面也没有人再来,所以这个隔间里就变成只剩下了周奕和陆小霜,有一种包厢了的感觉。
当列车进入大西北之后,和之前的崇山峻岭和沿途的城市村庄不同,窗外的景色多了很多一览无余的旷野。
有一种天高地阔,豁然开朗的感觉。
加上明媚的阳光,让周奕的心情顿时愉悦了许多。
兴许是之前毒贩的事情闹得太大了,后面没再整出什么其他幺蛾子来,一路平安无事。
列车员还给送了一些吃的来,说是朱明祥特意关照的。
历经了三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列车终于开始减速了。
周奕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拉着陆小霜,随着人流下火车。
两人刚一出站,一大堆人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板去哪儿啊?要不要坐车。”
周奕连连摇头,护着陆小霜躲避这些人,然后去坐正规的出租车。
这种黑车,鱼龙混杂,临时加价,还会不停地忽悠你去指定的饭店之类的。
虽然周奕不怕他们,但带着陆小霜,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已经下火车了,他非常能够理解陆小霜归心似箭的那种心情。
所以打了辆车,去长途汽车站,因为要坐长途大巴去附近的小城市,然后再转好几趟车,才能到杨家屯所在的那个乡镇。
由于通讯不便,陆小霜回去的消息并不能通过电话及时的告诉她父母,而是提前写信告知的。
所以这就导致陆国华夫妇只知道女儿要回来,却不知道女儿哪天回来,什么时候回来。
慈母盼子归,那是多么焦心的感觉。
所以周奕一刻也不敢多耽误。
但无奈的是,九十年代的西北地区交通不便利,毕竟离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计划还有个两三年。
所以去往地级市的长途汽车开得很慢,因为路不好走,而且颠簸得很。
可能是旅程太久有些劳累了,一路上陆小霜一直靠在周奕的肩膀上睡觉,周奕则是睡一会儿又看看窗外。
但大多数时候,窗外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地,以及寥寥无几的树木。
灼热的午后阳光,随着风沙吹进来,让周奕想到了四个字“不毛之地”。
不由得更加钦佩陆小霜的父母了,只是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们决定扎根留下来的。
长途车到当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周奕找车站的工作人员问了下交通路线,结果得到的反馈是,这个点已经没车了。
不过工作人员还是很热心地问他们要去哪儿,然后告诉了他们坐车的路线。
周奕和陆小霜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然后两人拖着行李在车站附近找宾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