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一个局
第477章 一个局 (第1/2页)根据朱明祥和老沈的叙述,这起案件发生在一九七九年的十月份。
六里桥毛巾厂的厂长孙国斌,带着那尊从厂房下面挖出来的玉佛,坐上了离开宏城,东去的火车。
根据后来的调查得知,孙国斌是通过一个朋友找到了一位外地愿意出高价的买家,然后带着玉佛去交易的。
按厂里其他干部的口供,厂房下面的那个坟墓里其实没有挖出多少值钱的东西,拿去古玩市场卖过,也没卖得了多少钱。
就数这群玉佛看着值钱,孙国斌小心翼翼地找了不少人打听,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好拯救濒临倒闭的毛巾厂。
但价格上一直不太理想。
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找到了一个愿意出高价的买主,但条件就是必须送货上门,在外地交易。
所以孙国斌才会带着玉佛坐火车离开宏城。
当时孙国斌为了安全起见,还带了一位厂里年轻力壮的工人,叫赵阳。
不过玉佛是由孙国斌全程保管的,赵阳的任务是保护孙国斌,完全没接触过玉佛。
据赵阳说,孙国斌把玉佛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因为这是厂子唯一的希望,所以玉佛一直在他随身抱着的包里藏着,为了安全起见,孙国斌甚至用绳子把包带绑在了自己身上,还打了个死扣,连上厕所都包不离身。
结果,就是上厕所的时候出事了。
包虽然没离身,可是里面的玉佛不见了,更可怕的是命也没了。
半路上,孙国斌去上厕所,结果老半天都不回来,赵阳觉得不对劲,刚要起身去找他。
就听到有女人惨叫着大喊死人了。
这一嗓子直接惊动了整个车厢,赵阳顿感不妙,挤过人群进去一看就傻眼了。
孙国斌死在了厕所里,脖子往下全都是血,流了一身。
那个用绳子绑死在身上的包还在,但包口的拉链开着,里面的东西不翼而飞了。
虽说凶杀案在哪儿都是大案,但火车上杀人还是很罕见的,赶来的铁警也被吓了一跳,当即展开调查。
“我听参与过这起案子的同事说,当时这件事影响特别大,因为他们对整趟列车的乘客都做了搜查,搞得乘客意见很大,可最后却什么都没查出来,这案子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老沈说。
周奕问:“所以,这是一宗悬案?”
两人点点头:“对,悬案。”
老沈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哎,就因为当初搜查全列车的事情搞得意见太大了,当年办这案子的人几乎都被牵连了,有人还为此丢了饭碗。”
警察丢工作,那就足以见得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了。
朱明祥没有对案情说得非常细致,但大概意思就是,孙国斌被人用鱼线活活勒死,然后抢走了玉佛,手法非常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并且因为案发当时是晚上的缘故,也没什么目击者。
后面发现尸体的时候,车厢里人又多,乱糟糟的,把现场也破坏了个一干二净。
周奕听完了问道:“所以,上次抓的那个黎叔,不会就是孙国斌案的凶手吧?”
“那倒没有,要真这么巧就好了。不过这个黎叔的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线索,我们正在追查。”
朱明祥说,这个黎叔其实根本不姓黎,而是姓李,在扒手这一行也算是半个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了。
据他自己交代,他算是半隐退的状态,就是自己不动手,只负责替这些徒弟销赃。
这种老江湖非常的油滑,尽管是被抓了个现行,但还是嘴硬得很,以前干的那些脏事儿是绝口不提。
所以铁警在审了几次之后,就知道这根骨头不好啃。
于是转而对他另外几个同伙施压,然后效果就非常显著。
另外几人各自交代了一些事情,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避重就轻,只交代对别人不利的事情,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很无辜、并且还有检举揭发、戴罪立功的表现。
但不管他们怎么相互攀咬,有个人是逃不掉的。
就是这位黎叔。
被徒弟们卖了之后,当一项项陈年旧事摆在黎叔面前时,这只老狐狸也懵了,破口大骂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
但面对诸多罪行,他也辩无可辩。
然后,他就说自己要检举揭发,戴罪立功。
他说早年间自己收过一个徒弟,但后来分道扬镳了,因为这人做事太过于心狠手辣,像匪不像盗。
后来听说他勾搭上了一个女骗子,两人直接变成夫妻档,又干了不少坏事。
再后来,就是孙国斌被杀这件事了。
这件事不光是铁警那儿是大事,在他们扒手这行也是个惊天大雷。
因为原则上,扒手的目标只有财物,逼不得已为了脱身而伤人,就已经属于下策了。
杀人劫财那就更属于是下下策了。
黎叔说,按照他们盗门老祖宗的规矩,这已经是欺师灭祖的行为了。
搁他年轻那会儿,有人这么干,按行规只要挑断手筋逐出盗门的。
也就是后来的年轻人都不讲规矩了。
但孙国斌这事儿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事发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压根没法儿“做生意”,因为铁路严打,车站和火车上到处都是穿警服的,还有更多混在人群中的便衣。
当时好多人都折了,进去了。
所以只能偃旗息鼓,等风头过去。
当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铁警满世界查这名凶手的时候,他们扒手一行也在找这个坏了规矩的人算账。
但私底下一番交流,却都不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过了大概半年左右,黎叔说当初那个徒弟突然上门来找他,说自己手里有件宝贝想出手,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所以来求师父指条路,知道他人脉广。
然后对方就掏出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袋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尊晶莹剔透,巴掌大的玉佛。
黎叔说自己一见这玉佛,顿时就喜欢得不得了,爱不释手。
就问他这样的好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可对方却含糊其辞,就说是碰巧从乡下收来的。
黎叔说自己知道他在说谎,锅碗瓢盆乡下人不识货被收走了有可能,这么大一尊玉佛像,怎么可能轻易被收走,都得当传家宝一样藏着。
可他当时并没有联想到孙国斌的事,因为从扒手这行的角度而言,他们并不清楚孙国斌一案中丢的宝贝到底是什么。
黎叔说自己当时就生出了想把这东西吃下来的想法。
便开始挑刺。
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点瑕疵,就是玉佛像底座的底部,有一道非常细小的裂纹。
他就对这徒弟说这东西有瑕疵,所以价格不会太高,顶多三千,自己愿意吃点亏,再加个八百,三千八收了。
当时是八零年,全国平均工资才七八百,三千八对九成九的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可是徒弟听到这个价之后,当场暴怒,一把抢回了玉佛,说老杂毛你丫的想黑吃黑啊,别以为喊你一声师父就当自己是根葱了。
黎叔说自己当时被气坏了,但为了那尊玉佛,他还是强忍了。
然后笑着让他别激动,他可以开个价。
黎叔说他以为一万块顶天了,毕竟当年万元户那可是横着走的,对方真要一万,他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把这玉佛给收了。
结果这徒弟竖起三根手指说:三万!
黎叔吓坏了,骂他痴心妄想,这个价就等着一辈子砸手里。
然后两人不欢而散,此后便再也没有来往。
周奕算了算一九八零年的人均工资,和二零二零年的人均工资比了比,当初的三万,在四十年后相当于三百多万,作为文物古董,或许不算多贵,但是作为赃物,确实价格不低了。
黎叔说,事后自己琢磨了很久,想不通对方从哪儿搞来这么个好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