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临安不夜侯 > 第906章 青龙盘枢

第906章 青龙盘枢

第906章 青龙盘枢 (第1/2页)

丞相杨沅从颍州返回临安,选择了水路。
  
  水师大都督林荣跃亲自操舟护送。
  
  船从颍州顺颍水南下,进入淮河,再经邗沟转入长江。
  
  在长江换乘了更大的官船,顺流东下,先至镇江,再经浙西运河,直达临安。
  
  官家赵惇与二大王赵恺,率满朝文武在临安北郊的余杭门外设了彩棚,接迎杨丞相归来。
  
  礼部官员主持迎接仪式,临安府尹汪紫瑞负责沿途清道,枢密院刘商秋负责沿途治安。
  
  其规模,俨然便如臣子恭迎圣驾南返。
  
  当然,朝廷自有遮羞言语,那就是丞相劳苦功高,北伐大捷在望。
  
  大宋国都汴梁收复在即,丞相功莫大焉,故天子亦当亲迎。
  
  负责主持皇帝接迎、慰问,百官见礼仪式的,是礼部主管礼乐、贡举的一位郎中。
  
  这位郎中不到四十岁,修身清面,神情洒逸,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算是一位帅大叔了。
  
  只是,这位帅大叔对杨丞相似乎不太友好。
  
  他看杨沅的眼神儿带着一抹隐忍的愤怒,主持整个仪式过程虽是有板有眼,可是对杨沅有些敌意的态度,却是很明显的。
  
  甘泉和杨寿一见,互相递个眼色,便盯上了此人。
  
  这两位仁兄,如今可是杨沅的哼哈二将。
  
  最贴身的大将,俨然就是杨沅的一对门神。
  
  他们从四川赶赴建康时,四川宣抚使钱端礼曾经召见这两位悍将,面授了一番机宜。
  
  他们现在太明白自己的身份和立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只要这个不长眼的礼部郎中敢做些不合时宜的事、说些不合时宜的话,那他们就会立即干掉此人。
  
  杨寿的大锤此番赴淮北还不曾染血,饥渴的很。
  
  而甘泉,他腰里可是挂着一只燧发手铳呢,在这么近的距离,绝对百发百中。
  
  杨沅早就对萧千月提过燧发枪的构想,并把他所知道的琐碎的原理,都告诉了萧千月。
  
  南宋时期的冶金技术,如钢刃锻造、弹簧钢片等,还没有达到明清时候的水平。
  
  但是转轮打火或撞击式燧发装置,现在通过技艺高明的匠人,是可以手工打造出来的。
  
  这也是它目前还无法批量生产并装备全军的原因。
  
  在目前技术下,它不具备投入战争的可能。
  
  目前的火器制造,还是偏重于在现有技术下,能够批量生产,能够装备军队。
  
  其杀伤效果也侧重于群体杀伤,而非单兵精准射击。
  
  但是手工打造几支燧发火铳,给丞相大人玩玩还是可以的。
  
  甘泉做为杨沅麾下火器部队的首领,自然也弄得到。
  
  杨沅自然注意到那位礼部郎中的问题了。
  
  所以向官家见礼后,利用官员依次上前致辞的机会,悄声对礼部尚书陈维清道:“主持典仪的是何人?”
  
  礼部尚书陈维清原本都要退休了,被杨沅拉来做了盖章宰相。
  
  陈相很高兴,在这位置上混吃等死一阵子便告老还乡,那就是致仕的宰辅啊!
  
  我家祖上出过宰相!
  
  这够他十八辈孙子吹一辈子的了。
  
  不料,忽然之间,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实权的礼部尚书。
  
  老陈这一下可是彻底焕发了青春。
  
  他现在走起路来腿也不疼了,呼吸也不气喘了,上个月还新纳了一房妾。
  
  权力的药性猛烈如斯!
  
  他觉得,他还可以为朝廷再效力十年!
  
  那位礼部郎中的态度,陈尚书也注意到了,心下颇感不安。
  
  这时正好杨沅问起,陈尚书赶紧撇清:
  
  “丞相,那是礼部郎中江砚舟,原是东宫少傅。
  
  下官得了丞相您的手谕,在他出狱后,调他到礼部任了职……”
  
  “啊!”
  
  杨沅一下子明白过来。
  
  原来是金陵美人儿江宁欢的父亲。
  
  那就难怪他对自己摆着一张臭脸了。
  
  这把人家养的小白菜拱了,还一直没给人家交代呢。
  
  这是个大学问家,最是重视门风名声,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
  
  杨沅微微一笑,回身对刘大壮低声嘱咐了几句,便旁若无人地继续与大臣们见礼、叙话了。
  
  刘大壮悄悄折到江砚舟江郎中身边,低声把杨沅的话对他说了一遍。
  
  听说杨沅三日后登门拜访,并已派船去建康行宫接他女儿来临安。
  
  这显然是要给个正儿八经的名份了,江郎中的脸色便缓和下来。
  
  大臣中许多人不知道主持仪式的礼部郎中脸色为什么那么臭。
  
  一些人以为此人是不满杨丞相气焰熏天,几有凌驾于天子之上的架势,要当场来个死谏。
  
  他们正打算好好看场热闹,忽然就发现,那位江郎中……多云转睛了。
  
  ……
  
  迎接仪式已毕,小皇帝乘銮舆回城,执意要拉杨沅同坐。
  
  好在,这种事只要是皇帝恩准的,那就是一种殊荣,并不是僭越。
  
  杨沅推却不过,只得与赵惇共乘了銮舆。
  
  皇帝出宫,百姓们虽然需要回避。
  
  但是又有“瞻天颜”的习俗,在一些安全路段,是允许民众在警戒线之外围观的。
  
  宋朝的皇帝比起其他朝代,架子最小,显得更亲民一些,百姓们沿街围观就更加随意了。
  
  只是,杨沅与天子共坐,帘笼挑起,一眼望去,便叫人有些一言难尽了。
  
  且不说杨沅比赵惇挺拔、英俊,而且他是习武之人,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儿那是不一样的。
  
  和普通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了比较,那就更加的不同。
  
  二人并坐车中,杨沅端庄威严如关圣帝君,可赵惇虽是坐在正中,却还不及扛刀的周仓看起来威风。
  
  百姓们见了,心中自有一番比较,只觉这帝王气象,确实是转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