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331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第1/2页)进入12月以来,娱乐圈其实挺热闹。
伊能婧的牵手门闹得不小,她本身也算是叫得上号的女星,这几年北上发展,在两岸三地都有一定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伊本人之前的人设属于贤妻良母,此番不仅人设塌房,还把老公当红歌星庾成庆也卷了进来。
女星出轨,还涉及到明星夫妻婚变和婆媳矛盾,再加上除了牵手门,伊能婧还被爆出和华谊小王总有问题,可谓话题满满,成为2008年末大戏。
另一场大戏就是周慧敏和其未婚夫。
后者被拍和别的女人拥吻,然后周慧敏大方原谅,并表示婚期不变,引得网友愤慨嘲讽。
此外,各种相关盘点也是应接不暇。
比如微博,就搞出了一个娱乐势力大盘点,直接把各家公司拉出来论述+PK。
其中,重点PK的就是华谊和易安两家。
虽然微博和易安是同一家老板,但点评起来也是十分犀利,甚至对颜礼也不乏批评和调侃。
其中就重点输出博客门、游艇门对其个人以及公司造成影响。
并且质疑合并之后的易安能否克服种种隐患,制作发行业务和院线业务梳理整合,而不是空有架子,甚至被消耗资金的院线拖垮。
真的,猛一看这些段落,外人怕不是以为新浪在微博安插了卧底,这么讥讽拉踩友军,不想混了是吧。
实际上,如果看完整篇文章就知道,全篇明贬实夸。
挑了几个错处,甚至不惜向老板颜礼开炮,给人感觉十分客观真实。
但转过来话风一转,就开始梳理易安这一年的种种成绩,简而言之一句话,易安今年大赢特赢。
然后,再把前面的错处简化处理。
让人感觉只要把错误弥补或者注意一些风险,易安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一片坦途,大杀四方。
反之,针对华谊的文章,就是明褒暗踩。
先夸,把华谊这一年的成绩、势头都显现出来,然后来一个但是,开始点明华谊的各种弊端和潜在风险。
给人的感觉是华谊不过是烈火烹油,看着很厉害,一不小心就是跌落万丈深渊。
所以,新闻学也不是简单的,里面门道多得很,各种软刀子杀人。
不得不说,拥有微博之后,在舆论操控方面,易安已经拥有压倒性优势。
别家娱乐公司想带一些节奏,或通过媒体,或安排水军。
易安却拥有一家近亿用户且以资讯社交为主的平台,颜礼要想打舆论战,短时间内就可以让对方声名狼藉,甚至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别说同其他平台合作,以微博目前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即时性,一般的平台根本没办法对抗。
等他们反应过来,通过自家平台机制实施一些有效反击,水已经被彻底搅浑,无法挽回大局。
不过碍于诸多原因,颜礼一般都是安排推波助澜,不会肆无忌惮的展现如此极端的舆论控制手段。
除了绯闻八卦和年终盘点,最令人关注的还得是贺岁档。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可是不少。
其中年前12月上映的电影,最被外界和业内关注的是冯小钢的《非诚勿扰》和陈大导的《梅兰芳》。
去年的《集结号》虽受影响,半途下画,但实际票房也挺可观,冯裤子威名不减。
此番回归自己最擅长的冯氏喜剧,又有老搭档葛大爷助阵,业内十分看好,破亿肯定稳了,破2亿概率也不低。
很显然,今年上映的《赤壁·上》《投名状》《画皮》《长江七号》几部2亿+票房的电影出现,已经拉高了电影市场上限。
破亿仍然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大热电影项目,已经把目标定在2亿+。
相比于冯裤子的稳中上升,陈大导就不太好说了。
《无极》栽的跟头太狠了,陈大导跌落神坛,至今仍被各种嘲讽。
新电影《梅兰芳》又是个人传记电影,主演黎天王、章子衣名气大,但票房号召力平平。
所以大家对这部电影的预估比较玩味,这还导致陈大导不太高兴,在宣传时发了点牢骚。
但事实证明,群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
《梅兰芳》噱头吸引力不足,陈大导名声又不比之前,使得票房表现不尽人意。
刚开始,三天将近3000万,势头尚可,但随后票房趋势大跌,看这势头,破亿都有待商榷。
造成如此原因,除了电影本身吸引力不足,再就是来了强敌。
《叶问》上映了!
《梅兰芳》和《叶问》都算是个人传记电影,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武术家,一文一武,上映时间也近,算是彻头彻尾的竞品。
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更看好《梅兰芳》。
陈大导再拉,也比《叶问》的导演叶伟信有名望,黎天王加章子衣的组合,也比甄子弹一人挑大梁强得多。
然而电影上映后,大家发现错了。
《梅兰芳》讲诉的是时代、艺术、爱情,风格更偏向艺术。
京剧元素多数人欣赏不来,名伶之间的爱情既现实又梦幻,一部电影讲述整个人生又太快太跳。
《叶问》则是武术和家国,纯粹的商业片。
武术谁都看得懂,视觉效果好,剧情也简单,前面铺垫,后面打鬼子,一个打十个,除少部分剧情外,几乎全程无尿点全舒爽。
谁的质量更好,见仁见智,但谁更好看,大部分的普通观众用脚投票。
《叶问》上映的第一天,票房还偏稳,第二天就反超《梅兰芳》,第三天就开始抢排片,并使得《梅兰芳》票房大受影响。
与此同时,看到《叶问》成了贺岁档大黑马,易安开始加大宣传和发行力度。
微博、地推、发行全面发力,使得《叶问》电影票房节节增高,虽不敌《画皮》火爆,却也大有破亿之势。
这就非常不错了!
别看易安说的这么热闹,实际上真正参与出品票房破亿的电影就一部《画皮》。
《叶问》如果破亿,将是易安的第二部,所以连颜礼都惊动了,亲自参加了《叶问》的杭市路演,大赞甄子弹是功夫巨星。
嗯,给他赚钱的就是巨星。
不过说起来,甄子弹在业内地位一直不算差,名气和影响力都拿得出手,这两年更是发展迅速,隐隐成为了程、李之下的动作演员新旗帜。
时代不同,甄子弹杀进好莱坞很难,或许永远达不到程李的地位。
但能坐稳第三人,在程、李岁数大了之后顺利接班,他就是新一代功夫巨星。
以前甄子弹荣誉和成绩不差,但没有独挑大梁的爆款。
《导火线》《杀破狼》口碑成绩不错,但谈不上爆。
《叶问》如果破亿,再加上不错的口碑,完全可以补足这个短板,巨星或许夸张,但绝对能跻身电影明星一线,以后独挑大梁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娱乐圈一贯现实和势利。
之前的吴景凭借《画皮》庞勇一角,小火了一把,被视为新一代功夫巨星苗子。
结果自导自演的《狼牙》在贺岁档成了炮灰,票房趋势500万都够呛,这两个月时间夸奖就变成了嘲讽。
同样的,年初《江山美人》扑街,甄子弹也被各种看衰,前面吴景走红还一堆人拉踩他,现在《叶问》大火,甄又被捧上了天。
连颜礼这位行业大佬都不能免俗,主动邀请他参加年末的微博之夜,还聊起甄的下一部作品。
《十月围城》
这也是易安投资参与的项目,原本片方考虑的男主是邓朝,至少易安支持的是邓朝。
现在甄子弹正当红,号召力强,片酬较之其他香江大牌暂时也更有性价比,颜老板顺水推舟,表示一定要撑其上位。
除了《十月围城》,还有《叶问2》。
原本甄子弹和东方电影的片约到《叶问》结束,电影最开始也没有考虑做续集,所以剧情最后让叶问离开避世。
但现在电影火了,那就不一样了,续集完全可以考虑。
香江不好打鬼子,可以打古惑仔和英国人,叶师傅正当年,总有用武之地。
至于片约到期,可以再续,或者按项目单次给钱。
易安是内地巨头,东方在香江的势力也不小,甄子弹不可能不合作。
况且《叶问》拍续集,他能赚钱,名气也大,为啥不合作?
“子弹,内地市场正在疯狂崛起,我们易安也在开疆扩土,对人才是求贤若渴,未来我们或许有更多合作机会,你出人出力,我们出钱出资源,合作共赢。”
颜礼爱用内地艺人,但从来不排斥用港台艺人。
甄子弹不是圣人,毛病一大把,但娱乐圈又有几个圣人?
大节无亏,没有原则性问题,有一定信誉、能赚钱,那就是好的合作对象。
目前的市场,港台这帮艺人号召力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不过,多数都被一些港圈资本控制,用他们得分一杯羹,少数大牌独立门户,价格高的吓人。
甄子弹目前属于刚刚脱离靠山,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的新生大牌。
势头强劲,且短期之内,片酬追不上老牌大牌。
嗯,或许追的上,但他不会向易安要那么高的价。
电影公司看人下菜碟,艺人也是如此。
易安家大业大,实力雄厚,里面就有不少“人情”账。
甄子弹这时属于高速上升期,有一定独立自主权,但资源人脉对比那些老牌大牌还有差距。
与易安合作,少要点片酬,易安帮他保驾护航,提供资源,度过发展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