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16章 材料学炼丹

第116章 材料学炼丹

第116章 材料学炼丹 (第2/2页)

以一颗距离己方50公里——对于星际战场和弹丸飞行速度来说,这个距离已经算极为接近了——的弹丸来说,己方防御电磁炮或者防御激光炮瞄准的角度每差万分之一度,经过50公里后,其误差也将扩展到大约8.7厘米的程度。
  
  而一颗电磁炮弹丸,哪怕质量为5克的重型电磁炮弹丸,其尺寸通常也不会大于1厘米。
  
  8.7厘米的误差可谓天差地远。
  
  经过简单计算,李青松确认,要精确瞄准50公里之外的目标,电磁炮或者激光炮的精度必须要达到十万分之一度才行。
  
  可以确认,在星际战场之中,激光炮和电磁炮都必然时刻处在运动状态,必须要不停地改变瞄准位置,可能一秒钟就要变换十几次、几十次朝向。
  
  飞船可能时刻处在剧烈的机动、转移或者振动、摇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秒钟十几次、几十次的移动炮口,每一次移动的精度必须要高达十万分之一度,这对于精度和速度的要求简直高到了天际。
  
  就算是李青松,现在也没有把握做到。
  
  这一项技术同样从几十年前便已经开始攻关。
  
  一开始时候,李青松使用自己能找到的最先进的材料,使用最为精密的设备,也仅仅只能做到每秒钟移动一次炮口,把精度做到百分之一度,且还是在完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
  
  这个性能其实已经足够高了。但比起实战化要求还是差得太远。
  
  李青松只能如同其余几项关键技术那样,调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脑力,对这一项技术展开不断的迭代攻关。
  
  耗费了漫长的时间,在将技术水平提升到极限之后,李青松却也只能将精度提升约百倍,还是达不到实战要求。
  
  纵览整个研究过程之后,李青松最终确定,想要突破现有的精度极限,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开发更为坚韧、磨损度更小的材料,同时,再度提升金属加工工艺。
  
  提升金属加工工艺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无非是慢慢磨而已。但新材料的开发,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搞材料研究搞了这么久,李青松愈发觉得,开发新型材料其实和古代人类所谓的炼丹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将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扔到炼丹炉里,最终能炼出来什么东西,只有天知道。
  
  材料学研究同样如此。
  
  用各种各样的原料,经过各种各样的加工手段,加热、冷冻、搅拌、静置、化学处理,等等等等,最终能生成什么材料,具备什么样的性能,同样只有天知道。
  
  现有的化学和物理以及材料学理论还太过落后,实在没办法只通过理论计算,便将合适的材料开发出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用绝招了。
  
  按照理论层面粗略的方向指引,李青松直接成立了五十万个材料攻关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克隆体,每一组都尝试一种新的配方,直接采取暴力破解的方式展开了这一次材料学研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