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06章 2000万?(求订阅!!)

第106章 2000万?(求订阅!!)

第106章 2000万?(求订阅!!) (第1/2页)

单单只看单枚芯片性能提升的话,只是一倍的提升而已,似乎算不得什么。
  
  但不要忘了,单枚芯片的性能提升,同时意味着李青松可以开发更为先进和智能的并行算法,在一台超算之中使用更多枚芯片。
  
  由此,单枚芯片一倍的性能提升,造成超算,就是至少十倍的性能提升了!
  
  这意味着,玉皇AI、神农AI、矿产AI、冶金AI、交通AI等等等等,李青松所使用的所有AI,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都会再一次出现巨大的提升。
  
  反应到生产效率上,便是李青松的工业实力在没有实现任何规模扩大,克隆体人数也未提升的情况下,再度凭空暴涨了至少一倍!
  
  同时,伴随着大量专门用于科学计算、建模模拟的超算的投入,在科研方面,自己的进步速度也将再次提升。
  
  李青松没有迟疑,立刻在调整了一番生产工艺后,以最快的速度将10纳米芯片量产。
  
  10纳米芯片开始量产了,另一批芯片工厂也该寿终正寝了。
  
  约10座专门生产100微米芯片的工厂终于关停。设备销毁,厂房推倒,土地则准备用于建设其余的工厂。
  
  100微米制程的芯片实在太过落后,便连最简单的工业场景,譬如一台遥控器,一台洗衣机,李青松都有了更智能化,且成本更低的芯片替代,实在没有再生产它的必要了。
  
  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工业产能进一步扩大,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李青松终于将注意力放到了一个极为关键,且极为重要的领域上面。
  
  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的小型化。
  
  一个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包含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是核裂变反应堆,第二是内燃机系统,第三是二次加压模块。
  
  李青松将这三个部分视之为一个模块,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后续研发。
  
  现如今,李青松能制造的最小型的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其总质量都在3000吨左右的量级。
  
  这个质量意味着它仅仅只能应用在大型飞船上。战舰方面,便连最大型的金星级飞船都无法使用。
  
  一艘金星级飞船满载总质量都不超过一千吨,一台推进模块就3000吨?开什么玩笑。
  
  但相比起传统的化学推进器,二次加压推进又实在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旦自己能做到将核裂变推进器装备在金星级和水星级飞船上,这两种飞船的机动性将能提升到多高的地步?
  
  这,又会为飞船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多少?
  
  这几乎是翻天覆地一般的提升。
  
  于是,一边维持着工业体系的平稳生产,一边维持着其余所有学科的稳步推进,李青松抽调了所有的空闲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对这一模块的研究之中。
  
  在更大力度的研究之下,再度有众多微小的科技进步出现。但在研究进行了三年之后,李青松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的人手似乎不足了。
  
  这人手不足并不是说现有生产规模和科研体系无法维持。事实上,如果只维持现有水平,此刻的约3000万名克隆体——在来到木星系统之后,李青松又断断续续的本土产出了约1500万名克隆体——已经完全够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