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老曹,我要纳你女儿,你来不来喝喜酒?曹操:萧和,你欺人太甚!
第281章 老曹,我要纳你女儿,你来不来喝喜酒?曹操:萧和,你欺人太甚! (第1/2页)“卞氏母女作柴?太尉,艾…艾不太明白?”
邓艾挠了挠后脑壳,一脸茫然。
萧和缓缓起身,茶碗塞给了他,笑道:
“士载,你小子又福了,又能吃上你老师我的喜酒喽…”
邓艾眼眸瞪大,神色愈加茫然,捧着茶碗愣在原地,全然不知所以。
萧和却也不多解释,起身走出堂外,令亲卫将卞氏母女请入。
须臾。
那母女二人熟悉的身影,便映入了眼帘。
“卞夫人,曹小姐,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这许都?”
萧和笑呵呵的迎上了前去。
卞氏慌忙牵着女儿紧步上前。
“妾身拜见萧太尉。”
“节儿拜见萧太尉~~”
母女二人齐齐福身作礼。
“都是自己人,不必这般拘礼。”
萧和拂手示意卞氏免礼,却伸手一托曹节纤臂,轻轻将她扶了起来。
见得萧和对自家女儿这亲近举动,卞氏看在眼里是喜的心里,乐到嘴角弧度都压制不住。
曹节却是身儿一颤,脸畔顿生微晕,心下既是含羞又是窃喜。
萧和便将二人迎入堂中,令赐座看茶,又询问二人为何会来许都。
卞氏便称这是刘备的诏令,称她母女二人皆是北人,不习惯江南气候,又想她们曾久居许都,便准他母女跟随劳军队伍北上,迁回许都居住。
“原来是大王的恩典,大王想的确实周到。”
“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你们确实也住不惯,回许都住也甚好。”
萧和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曹节,询问起了她的旧伤如何。
见得萧和如此关心自己,曹节暗自欢喜,忙道:
“节在应天时,步夫人时常前来为我复诊,开了许多方子帮我调养,现下伤势早就不碍事了。”
萧和这才宽心,遂又嘘寒问暖,叮嘱关怀了一番。
曹节脸畔含羞带笑,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点头。
旁边卞氏看在眼里,心下越发安心。
“萧太尉,是这样的。”
见气氛正好,卞氏便轻咳几声,笑道:
“其实楚王的诏令里,还提及了当初萧太尉与节儿的婚约。”
“楚王当年曾说,待攻下了许都,就为你们两个完婚,所以~~”
卞氏没好意思说下去,目光瞟向了萧和。
曹节见母亲当面提及自己婚事,顿时大感窘羞,脸畔晕色更浓,忙是低下头来揉起了丝帕。
萧和先是一怔,旋即恍然大悟。
老刘令她母女二人迁居许都,可不止是恩典善待她二人,而是记挂着自己与曹节的婚事。
照卞氏所说,看老刘这意思,是想让他与曹节就在这许都城完婚。
卞氏唯恐萧和不信,忙将老刘的诏书拿出,递了上来。
“不得不说,老刘的这个兼职媒人,还真是称职呀…”
萧和看着老刘的亲笔字迹,心下不由啧啧慨叹。
卞氏见得萧和恍惚失神,不作表态,不由揪起了心来,以为萧和对这桩婚事有异议。
本是含羞的曹节,心下也紧张了起来,明眸偷偷望向萧和,丝帕也悄然攥成了一团。
“萧太尉,节儿和你这桩婚事,你看…”
卞氏只得小心翼翼又问道。
萧和这才回过神来,遂是一笑:
“这桩婚事既是由大王作媒,当年和又是亲口答应过的,自当言而有信。”
“倘若夫人和曹小姐愿意的话,我看七日之后便为良辰吉日,咱们就定在那时成婚如何?”
卞氏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如释重负。
曹节素手也松开了丝帕,暗暗松了口气。
“这桩婚事,既是大王做媒,自然不能太过简朴,我想大办特办,尽邀身在许都的同僚前来贺喜,夫人以为如何?”
萧和又笑着补了一句。
卞氏大喜过望。
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婚事,能风风光光大办。
原本她想着自家女儿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又是做侧夫人,并非是嫁过去做萧家正妻,婚礼不可能太过隆重。
谁料萧和不光要风光大办,还要尽邀许都达官显贵前来贺喜,这是给足了曹节面子,给足了她这个做丈母娘的面子啊。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一切听凭萧太尉你安派便是。”
卞氏心中乐开了花,忙不迭的点头,极力克制着心下的欣喜。
萧和目光转向曹节。
曹节朱唇微抿,侧过脸去羞于直面萧和。
萧和哈哈一笑,摆手道:
“士载,为师的这桩婚事,就交给你去操办吧,记得,要风风光光大办才是。”
邓艾欣然领命。
一桩心事了却,曹节羞于久留,便拉着卞氏告退而去。
萧和送走卞氏母女,重新躺在了懒人椅上,继续悠哉的闲品汤茶。
邓艾却定在原地,挠着后脑壳,又犯起了嘀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