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 1414、《三体》正式立项!30亿!震撼全网!

1414、《三体》正式立项!30亿!震撼全网!

1414、《三体》正式立项!30亿!震撼全网! (第2/2页)

他低声念叨着,想起自己早年也曾想过触碰这类题材,却总因各种原因搁置。
  
  如今看到陈飞一出手就是如此量级的布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顿时像火苗似的窜了起来!
  
  凭什么年轻人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他也想冲一把!想让世人看看,自己未必就拍不了这样的宏大叙事。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现实泼了盆冷水。
  
  他自嘲地笑了笑,将手机扔在桌面上,发出一声闷响。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志愿军》拍得不算轻松,后期为了还原战场质感,已经反复修改了十几次,即便如此,市场反馈仍是未知数。
  
  真要让他去驾驭《三体》这样的宇宙级命题,那些“黑暗森林法则”、“维度打击”的科幻内核,他未必能吃透。
  
  更别说那些需要顶尖技术支撑的特效场景,他的团队怕是连门槛都摸不到。
  
  退一步说,就算他有信心拍好,又有谁会愿意给他投这30亿?
  
  这些年他的作品口碑时好时坏,《道士下山》《赵氏孤儿》争议不断,资方早已不像当年那样对他言听计从。
  
  30亿的风险,没人敢压在一个“不确定”的导演身上。
  
  旁边坐着的陈虹见他脸色不对,递过来一杯热茶:“老陈,别想太多了,咱们《志愿军》口碑肯定差不了。”
  
  陈凯哥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那股不甘心渐渐沉淀下去,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啊……”他轻声说着,语气里带着几分落寞。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战场,而他,或许真的该接受自己的节奏了。
  
  手机屏幕还亮着,《三体》的立项通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野心与现实的距离。
  
  他关掉页面,重新坐回剪辑台前,只是这一次,目光落在志愿军战士的脸上时,多了几分复杂的滋味。
  
  ……
  
  时间来到傍晚时分,冯小钢刚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工作,从片场里走出来。
  
  助理递上保温杯,他拧开喝了两口,喉咙里的干涩稍缓,脸上难得露出点疲惫却轻松的笑意。
  
  今天的戏份拍得还算顺利,没出任何岔子,这让他心情大好。
  
  紧接着,他从助理手中接过手机,想看看时间。
  
  可此时,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推送却让他动作一僵。
  
  《三体》立项的通告标题像块石头般砸进眼里!
  
  他下意识点开,手指划过了那些刺眼的数字和字眼:“30亿投资”、“陈飞执导”、“实景基地”、“国际特效团队”……
  
  这一刻,他整个人瞬间呆滞在原地,保温杯从手中滑落,“咚”地砸在地上,水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
  
  视线渐渐模糊,那些关于“红岸基地”、“宇宙闪烁”的描述在眼前晃过,耳边仿佛能听到网友讨论“中国科幻新纪元”的喧嚣。
  
  他一页页往下翻,看着飞跃影视公布出来的那些近乎疯狂的规划,看着业内对这部片子的期待,挺直的腰杆不知何时忽然佝偻了下去,像被无形的重量压垮了一般。
  
  夕阳正缓缓沉落,把天空染成一片橘红。
  
  余晖落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落寞的影子。
  
  那绚烂的霞光,此刻看在他眼里,却像是在无声地宣告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拍《甲方乙方》《集结号》时的意气风发,想起票房破纪录时的万众瞩目。
  
  可如今呢?
  
  《忠犬八公》的失利还像根刺扎在心里。
  
  而眼前这则《三体》的立项通告,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他与这个电影市场的距离。
  
  年轻导演们已经在玩30亿的科幻大片了,嘴里讨论着宇宙和文明。
  
  可他却还在纠结于现实题材的票房和口碑。
  
  不是不努力,只是好像……真的跟不上了。
  
  助理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捡起磕出了一个坑的保温杯,试探着问道:“冯导,咱们回酒店?”
  
  冯小钢没应声,只是望着那片橘红色的天空,眼神空落落的。
  
  风吹过,带着傍晚的凉意,他下意识地抱住了胳膊,仿佛这样就能抵御那份被时代甩在身后的无力感。
  
  这片天空曾见证过他的辉煌,可如今,却只映衬着一个跟不上节奏的背影。
  
  ……
  
  而与此同时,飞跃影视的会议室里正灯火通明。
  
  西影和光线的团队刚落座,桌上就摆好了《三体》项目的初步合作方案。
  
  陈飞亲自到场介绍,气氛热络得很。
  
  “陈导这步棋真是敢想敢干,30亿的盘子,也就你们飞跃敢接!”王常田翻看着文件,笑着道,“我们光线愿意出5亿,不掺和创作,就想跟着沾沾光。”
  
  西影的负责人急忙接话:“西影虽然家底薄,但两个亿还是能跟的,而且手里有几个老摄影基地能用得上,技术团队也能随时支援,《三体》这种能写进中国电影史的项目,我们必须参与。”
  
  陈飞笑着回应:“多谢两位捧场……”
  
  寒暄间,他心里忽然涌上一阵感慨。
  
  想当年,他拍第一部商业大片时,韩三评还在中影,任仲论则在上影。
  
  那时候只要他有新项目,中影和上影的人总是第一时间找上门,要么参股,要么协调资源,语气里带着前辈对后辈的提携,也有着国字头大厂的底气。
  
  那会合作时,讲究的是“抱团把市场做大”。
  
  可如今呢?
  
  《三体》这种级别的项目立项,中影和上影早就没资格参与了。
  
  关系闹僵是一方面,行业格局变化也是一方面。
  
  民营公司飞速崛起,国有大厂的步调渐渐慢了下来,彼此间更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客气疏离,再没了当年那种热络。
  
  “陈导?”王常田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没事。”陈飞笑了笑,收起思绪,翻开合作方案,“咱们说说具体的分工吧,西影的摄影基地正好能搭‘红岸基地’的一部分外景,光线的发行渠道……”
  
  窗外夜色渐浓,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西影和光线的人眼里闪着对项目的期待,陈飞也专注于眼前的合作细节。
  
  只是偶尔抬眼时,他目光却会掠过窗外的夜空,想起那些年韩三评拍着他的肩膀说“放手干”的日子。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聚散离合本就是常态。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三体》做好。
  
  至于那些形同陌路的旧识,或许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在轨道上运行,不必刻意的去强求交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