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赵与刘
第534章:赵与刘 (第2/2页)那某些瞧着平平无奇的官员,指不定就能拿出一迭论斤称的地契呢!
赵父是知道那些肉食者面目的,便忧虑起哪天公主若是嫌弃自家孩子年纪大了,不好看了,一脚将之踹走,令寻他人的可能——
即便对方是私奔至此,
可汉朝、交南,都为她掀起战争了,总有些人可以凭着脉络,摸索出真相。
而再远离家乡的公主,也是公主,名义上的确尊贵。
更重要的是,
她背后真的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得让她知道,我儿为她受了多大的苦,以免来日恩爱散去,还要惹出一地鸡毛来。”
赵父这样说着,还摸了摸自己近来秃了不少的脑袋,觉得自己实在是为后人思虑太多。
唉,
养儿便是要替他忧愁啊!
……
“其实我明白大人的苦心。”
再次遇见何博的赵胜坐在路边的小酒肆中,对之无奈笑道,“我的心中只有感恩。”
何博对他眨了眨眼,然后直接发问,“所以你为什么会喜欢上那样的女子呢?”
在见到这位故人之后后,
何博便将其从小到大的经历,都翻阅了一遍。
最后得出结论:
赵胜的确是个乖孩子。
他文静柔弱,喜欢读书。
若非祖宗家业在前,他还想去往隋国那里求学问道。
不管怎么看,
都跟喜欢热闹,活跃的跟她爹手中牵的白犬一样的公主刘义容,不甚相配。
何博可是见到过,
在其逃亡途中,刘义容骑马带着赵胜狂奔的画面。
这女人比关东海贼王吕娇还要有能耐!
“……感情这种事,实在是说不清楚。”
赵胜被问的扭捏起来,想了许久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心境,便只能回以微笑。
何博也跟着他笑起来,声音震的面前的酒水都泛起了波纹。
当赵胜回到临时住所的时候,
看上去比自家良人还要健康英气,身形也比寻常女子高大一些的刘义容正站在院子里,抱着双手等他。
她说,“你父亲什么时候会让你回家?”
赵胜回道,“……我今天才被赶出来呢。”
刘义容当即哼了起来,“他是故意磨搓你给我看的呢!不就是怕我嫌弃你人老珠黄后,把你扔掉吗?”
“可我要是没有真心,跟你一路跑到杞国干什么?”
交南对西域的操控,可没有汉朝那样严格。
再者刘义容心里也清楚,
皇帝让她和亲,怀抱的是“先礼后兵”的想法。
和亲本身不重要,
公主也不重要,
但找理由打交南,名正言顺的重新统治西域,很重要!
不然的话,
为什么连尸体都懒得找,直接就以“杀害公主”为理由,跟交南拔刀对砍呢?
因此,
刘义容是可以先找个地方藏起来,再做打算的,
何必傻愣愣的跑到杞国呢?
这里距离中原更加遥远,
在西域时,还能遇见不少过来做生意的汉人,以及朝廷的使者。
可杞国?
还是先让它得到天子的认可,获得那属于诸夏的宝鼎再说吧。
赵胜对于公主的说法,只是笑笑,“再过两天吧。”
“不然我父亲心里也不安稳。”
有些流程固然无趣,
但走过之后,总归会让人感到安心些的。
刘义容听了,便不再劝他,只是伸手抓住赵胜的腰带,将他扯了起来:
“走!”
“跟我进屋!”
赵胜当即小白脸一红,看了看头顶明媚的阳光:
“这还是大白天……有些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刘义容盯着他羞涩的模样,最后笑出了声,“算一算你从家里带出来的钱财,计划好回家的日子,也不行吗?”
“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怎么想的比我还污秽?”
“……哦。”
赵胜这才褪去了薄红,流露出些许的失望来。
刘义容笑得更开心了。
她拉着赵胜进了屋,在结束了自己的流程后,又满足了这个外表柔顺,实际在某些事上,总有些狂野想法的家伙。
这让何博后续见到赵胜的时候,忍不住询问他,“你需不需要帮助?”
赵胜连忙摆手说,“不必不必,我还可以!”
于是打算推销新夏神药的上帝只能遗憾的收回了手。
随后不久,
赵胜带着刘义容返回了家中。
他的钱财还没有用完,
甚至在刘义容这位敢想敢做的妻子帮助下,增添了一些。
白天努力,
晚上努力。
两人的小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但没办法,
努力之下的刘义容很快就有了身孕,不能再在外面浪了。
而赵胜的父母不再像最初那样气愤,显露出真心的喜悦,迎接着家族新成员的到来。
十月之后,
在第二年春末的夜间,
赵胜拥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
他抱着襁褓笑得昏头昏脑,半晌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恢复了一些的刘义容就说他,“光笑有什么用?赶紧给孩子取个名字!”
赵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他沉思了许久,可被喜悦冲刷过的大脑空空如也,曾经读过的,那些抱有美好含义的经典词句,一个也没有浮现。
最后,
赵胜只干巴巴的说道,“家里的钱财很富足,希望这孩子长大后,能够享有足够的福分,做一个从容豁达,不为小事困扰的人。”
“所以,就叫他‘裕’吧!”
刘义容很满意这个名字。
只是,
小小的赵裕哪怕有着父母细心的抚养,也还是出了些意外。
他的身体总爱生病,脸上的软肉总带着病中的薄红。
他的祖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对儿子说:
“我听说民间的习俗,若孩子生来就有浓厚的福分,则容易引来鬼怪的嫉妒,让他时常不安。”
“如此,不如给裕儿取一个贱名,避一避这些东西。”
赵胜同意了这个建议,又给儿子取了个“寄奴”的小名,以求让那无形的鬼怪不再嫉妒孩子的福分。
也许是习俗自有其道理。
取了小名的赵裕很快恢复了健康,快乐的成长了起来。
而赵父也在之后得到喜讯,告诉自己的家人:
“西海那边的关系打通了。”
“以后咱们可以去那边做些生意。”
虽然西海的混乱仍未平息,但商贸总归是没有停止的。
杞国和东边的隋国对峙着,向西方扩张的脚步却没有停下。
何况富贵向来险中求,
在这西域正在重建大汉都护府的年代,追逐利益,渴求财富的商人,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冒险。
不趁着杞国强势的时候,将商路铺去西海,
难道要等杞国衰落的时候,再去那边当肥羊给别人宰杀吗?
“反正我对你是不抱希望了,只愿寄奴日后长得健壮英勇,能开拓家业,光耀祖宗。”
赵父怀抱着一岁不到,已经圆润的不行的孙儿,带着笑意对儿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