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史思明的野心
第928章 史思明的野心 (第1/2页)同年九月,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收复长安,随即挥师东进,直逼洛阳。
安庆绪得知消息后,吓得连夜从洛阳出逃,带着残部逃往邺城。
临行前,他下令焚烧洛阳宫殿,火光映红了洛水,百姓们哭着躲在废墟中,却被叛军肆意屠杀——这位“伪帝”的逃亡,成了洛阳百姓的又一场浩劫。
……
安庆绪跪在邺城城楼的积雪中,赤裸的上身冻得青紫,皲裂的皮肤渗出血珠,额头死死贴着冰冷的城砖。
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他脸上,可他连擦都不敢擦,只是扯着嗓子哭喊:“史王爷!朕求您了!速发援兵!待平定唐军,朕愿将河北之地尽数奉上!”
城楼下,漳水灌城的积水还在上涨,浑浊的水波里漂浮着腐烂的尸体,守军煮着树皮的焦糊味混杂着尸臭,弥漫在这座被围困了四个月的孤城上空。
他派去求援的使者已第十三次空手而归,而史思明的大军,仍在百里之外的魏州按兵不动。
唐军引漳水灌城的第十天,城内积水已漫过城墙半腰,叛军的营房大多被淹,士兵们只能蜷缩在城墙上的箭楼里。
安庆绪踩着没踝的泥水登上城楼,腰间的鎏金玉带浸得发黑,却仍死死攥着那枚象征“大燕皇帝”的玉玺。
他望着远处唐军大营连绵的帐篷,突然拔出腰间的弯刀,劈向身边一名正啃树皮的瘦弱士兵:“为什么煮不出粮食?朕养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
士兵的惨叫戛然而止,鲜血溅在积水中,瞬间被染成一片暗红。
周围的守军吓得瑟瑟发抖,没人敢抬头——自从上个月粮库告罄,邺城就陷入了“人相食”的绝境。
先是老弱妇孺被拖出民宅,当作“军粮”宰杀;后来连受伤的士兵也难逃厄运,城楼上悬挂的“肉干”,全是昔日并肩作战的袍泽。
叛将崔乾祐拄着断剑,一瘸一拐地走到安庆绪面前。
他的左腿在守城时被唐军的箭射穿,伤口早已化脓,却连块干净的布条都找不到。
“陛下,”崔乾祐跪在泥水中,声音嘶哑,“再这样下去,不等唐军破城,我们就先自相残杀而亡了!”
“臣愿率军为先锋,护送陛下突围,前往范阳投靠史思明。哪怕暂时屈居其下,也好过在这里等死啊!”
安庆绪却猛地一脚将崔乾祐踹倒在积水中,泥水顺着他的头盔流进眼里,可他全然不顾,指着崔乾祐的鼻子怒骂:“你想让朕向那个契丹蛮子低头?”
“当年安禄山在时,他就敢截留范阳赋税,如今朕落难,他巴不得朕早点死!你是不是早就和他串通好了,想卖主求荣?”
崔乾祐挣扎着爬起来,胸口剧烈起伏:“陛下!臣跟随安禄山将军起兵,至今已有五年,怎会卖主求荣?可史思明手握十万大军,是唯一能救邺城的人啊!”
“救?”安庆绪突然狂笑起来,笑声里满是绝望,“他是想等朕和唐军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
“当年朕弑父夺权,他在范阳按兵不动;如今朕被困邺城,他又隔岸观火——你以为他会真心救朕?他是想让朕死,好取而代之!”
其实安庆绪心中早已动摇,可他既怕史思明趁机夺权,又放不下“大燕皇帝”的尊严。他还记得,安禄山生前常把他按在地上打,骂他“懦弱如猪,连条狗都不如”,若此刻向史思明低头,岂不是坐实了父亲的评价?这种可笑的自尊心,让他一次次拒绝突围,也将邺城的守军推向了深渊。
相比崔乾祐的隐忍,叛将尹子奇则选择了更残酷的方式。
他满脸横肉,左手握着血淋淋的弯刀,右手提着一串人头,大步流星地走进安庆绪的营帐:“陛下,臣刚从城西搜来一批‘军粮’,足够守军吃三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