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西狩”
第919章 “西狩” (第1/2页)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日,长安的晨光被浓重的阴云压得透不过气。
兴庆宫的晨钟还没来得及穿透宫墙,宫苑西侧的夹道里已响起杂乱的马蹄声——不是平日羽林卫巡行的整齐步伐,而是带着慌促与惶惑的踏击,像一把钝刀反复割着黎明前的寂静。
李隆基披着一件半旧的紫绫袍,领口还沾着昨夜未干的泪痕,他扶着马鬃的手微微颤抖,指节泛白。
身后跟着的杨玉环,一身素色襦裙取代了往日的锦绣华服,珠钗只留了一支最简朴的银簪,她侧坐在马背上,不时回头望向长安城的方向,那双曾映过霓裳羽衣的眼眸里,此刻盛满了不安与茫然。
“陛下,再往前走便是延秋门了,宫门守军换成了羽林卫心腹。”
内侍监高力士催马靠近,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促。
他原本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此刻有些凌乱,腰间的鱼袋歪斜着,往日里从容不迫的神态,被一层挥之不去的焦虑笼罩。
李隆基没有回头,只是望着前方被晨雾笼罩的城门,喉结动了动,却没说出一个字。
昨夜他还在太极殿与杨国忠议事,讨论如何调兵抵御安禄山的叛军,可三更时分,潼关失守的急报像惊雷般炸响——哥舒翰兵败被俘,叛军距长安已不足百里。
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这座他统治了四十余年的帝都,再也护不住他了。
大家都说,这是陛下西狩,可是明眼人都明白,这是逃亡。
若不是有陈玄礼一路护送,怕是连逃亡都难。
出延秋门时,守门的羽林卫将士齐齐跪倒在地,甲胄碰撞的脆响里,有人低低啜泣。
李隆基勒住马,目光扫过那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曾是长安的守护者,如今却要看着君主弃城而逃。
“诸位……”他张了张嘴,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守住城门,待朕调兵归来,必保长安无恙。”
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话音落下时,他看见最前排的一个小兵猛地抬头,眼里满是失望,那眼神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高力士见状,连忙低声提醒:“陛下,叛军行军迅速,不可久留。”
李隆基闭了闭眼,狠狠一夹马腹,马匹发出一声低嘶,载着他冲出了城门,身后的哭喊声渐渐被风声淹没。
随行的队伍不过百余人,除了杨玉环、杨国忠、高力士,还有太子李亨、几位亲王以及少数羽林卫。
队伍沿着渭水西行,起初还能看到零星的村落,可越往前走,越是荒凉。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路面尘土飞扬,不少人脸上满是汗水,嘴唇干裂。
李隆基坐在马背上,往日里养尊处优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他不时抬手擦汗,目光扫过随行的人,只见大家都低着头,神色疲惫,没人说话,只有马蹄声和呼吸声在寂静中回荡。
晌午时分,队伍来到一处驿站,驿站里空无一人,桌椅倒在地上,灰尘厚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