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贵在知足
第772章 贵在知足 (第1/2页)寒风如利刃,刮得两仪殿的朱漆廊柱嗡嗡作响。
虎符泛着幽幽冷光,那鎏金的纹路在摇曳的烛火下仿佛活过来的饕餮,吞吐着历史的云烟。
他望着虎符,恍惚间,三十载岁月如潮水般涌来。
记忆的潮水最先漫过的,是明州港边那个惊涛骇浪的清晨。
十八岁的少年赤着脚踩在摇晃的舢板上,手中握着从沉船里捞起的断剑,咸涩的海水劈头盖脸浇下来。
浪头卷着碎木片呼啸而过,当夕阳把江水染成血色时,少年登上了倭岛,而他的心中,已种下了一颗名为“野心”的种子。
后来,他在军营的油灯下翻阅泛黄的兵书。
那些艰涩难懂的文字,在他眼中却是通往荣耀的必须。
每一个深夜,当同帐的士兵鼾声如雷,他便就着微弱的烛光,在沙盘上推演着一场又一场虚拟的战争,心中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
最刻骨铭心的,是跪在李勣面前立誓的那一幕。
洛阳郊外的演武场上,旌旗猎猎,白发苍苍的李勣拄着拐杖,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天岩,这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你若要走这条路,便要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
吴天岩重重叩首,额头贴着滚烫的黄土:“弟子愿以毕生所学,保大唐万里河山!”
誓言随风飘散,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支撑他走过无数艰难岁月的信念。
“天岩!”李治的声音如惊雷般将他拉回现实。
皇帝起身时,龙袍上的金线蟠龙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你可愿为朕分忧?”
吴天岩猛地抬头,额间青筋暴起。
这些年来,一步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上站稳脚跟,其中的隐忍挣扎,又岂是旁人能够体会?
此刻,所有的委屈不甘都化作胸中翻涌的热血:“臣虽已过而立之年,但胸中热血未凉!若陛下信得过臣,臣愿提百万雄师,让大唐军旗插遍西海之畔!”
话音未落,虎符已重重砸在案上,震得案上的墨砚溅出几滴墨汁。
“好!明日早朝,朕便下旨!若有人敢再言退兵,休怪朕不讲情面!”
当吴天岩退出两仪殿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一夜的风雪似乎小了些,残雪在宫墙下堆成斑驳的银毯。
他下意识地握紧袖中半块冷硬的麦饼,那是昨夜匆忙间塞进口袋的。
饼已冻得如同石块,却让他想起了从前在村里时,与来福分食半块发霉面饼的日子。
那时,他们不过是两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来福总说:“二狗哥,等咱们长大了,一定要找个有热饭吃、有暖炕睡的地方。”
后来,吴天岩开始做生意,来福则跟着商队跑起了漕运。
再后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们选择了打下倭岛。
永徽四年,浙江道明州的冬日格外湿冷。
来福缩在武库里,他正在仔细登记水军的装备,每一件铠甲、每一把弯刀,都要核对得清清楚楚。
这个官职虽然品级低微,但他却乐在其中。毕竟,比起战场上的血雨腥风,这里的生活平静得如同一汪清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