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非军事区(共同警备区)(二)
第47章 非军事区(共同警备区)(二) (第2/2页)他问余切:“余先生为什么要折辱我们的先辈,他和你们的领导也有很深刻的友谊。”
“我只是公允的评价他的文采,如果你觉得不对,可以找知名作家来评判我……可惜在你们那里并不容易,恐怕全国也找不到一个。”
“还有!”余切说,“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越南人。”
他走出几步,没有回头,而是直接道:“因为第一个见到我的越南人,已经死了。”
众人当即想起来:余切一开始是因为那一枪成名的。
——
初次照面,裴顺化就吃了个闭门羹。
他觉得不能和余切陷入到争论当中,而是要摆出事实来。
这样,就算余切再怎么牙尖嘴利,也没办法污蔑他们。
裴顺化始终有一个疑问:难道前线那些越南兵,真的会因为的挑拨,就放下武器,情愿不抵抗吗?
作为交战双方,到底是谁先抛出橄榄枝,打起了默契仗的?
中国人说,是越南人先开始的。
越南人说,不对,一定是中国人。
要搞清楚这件事情,不得不深入调查一番。
双方开始沿着前线那些较为平和的高地访问、发放书籍。
第一个抵达的高地是634高地。这里已经有近一年没有任何冲突,双方都默契的停战,甚至有人说,一些越南人已经和中国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这还打个几把?
中国人停火自然是开心的,他们占据了老山的大部分,“入侵”后拍拍屁股回家了,巴不得停火。
而越南人竟也停火,看起了余切。
妈的!这让裴顺化十分恼火!
《军画报》的记者闲云强说:“我采访过这个阵地的秦团长,他们告诉我,越南人不时地向我军阵地投掷纸条,用各种通讯工具向我方喊话传递信息。”
裴顺化立刻否定道:“我不相信是我们先投掷纸条,说不定是你们最先呢?”
闲云强在前线混迹多年,有保留物证照片的习惯。他找来一张拍摄于87年年初的照片胶卷,胶卷上有拍摄当日的年月日。
而照片拍摄了什么呢?
一条纸条,上面半是越语,半是汉字写着:中国越南友好相处。
越南方面的人大为惊讶,裴顺化不承认一条纸条就能代表越南大多数士兵的想法,于是闲云强这边抛出了更多证据!
【你们好,我们是老乡!】
【中国兵,听说你们北京话说得挺好,说两句咱们听听。】
……
全都是当时越南士兵扔过来的纸条。
余切作为后世来的人,当然对发生在老山前线上的事情了如指掌:中国初期虽然遭受一些损失,后期却越打越强,牺牲一个中国人,要五六个越南人来换。
长达数年间,老山另一边的越南人都遭受着狂轰滥炸,偶尔组织一次大型作战,立刻被打回原形。
越南前线的士兵打不下去,后方又死命催,自然要写纸条求饶。
裴顺化仍然不相信。
于是,余切等人联系到了当时驻守的秦团长。他谈到这样一件事情:“86年以来,很多越南人都崩溃了,频繁地向我军示好,我们观察后发现是真的……在一次谈话后,我让人给一个越南兵抛去了传单,让他过来聊聊……”
“你们有证据吗?”裴顺化问。
“当然有证据。”
秦团长展示了相关文件。这是军中的电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件事情。有作训股长问秦团长“你邀请越南兵过来,万一他真的过来了怎么办?不如我们把这个人绑架了,当做俘虏。”
秦团长当时否定了这个主意,而且说:“兵不厌诈是战术运用,军人道德不能诈。”
虽然这个越南兵最后没有来。
随后这一驻防部队展示出更多资料,包括相关的战地日志、团部的回复电报——由于没有人能想到几年后双方会结束冲突,因此资料作假的可能性很小。
裴顺化感到天塌了。简直是铁证如山。
他在心里面已经相信“私通中国人”在越南军队的前线,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后方的黎大将,要求揪出叛徒出来严惩!枪毙他们!
可如果前线上十个人当中,有七个八个都是叛徒,难不成都杀光了?
还是选几个实在叛变的离谱的,杀鸡儆猴呢?
为了避免事态的扩大化,裴大校坚持道:“我认为这只是个别部队,个别士兵动摇的行为。”
余切立刻摇头:“不对,是你们普遍性的怯战行为,是你们错误的挑衅导致的苦果。这些小兵是无辜的,该承担责任的是你们最高层。”
最高层!
怎么可能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越南这个政治局的裴大校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军画报》的记者闲云强也暗自纳闷:
余老师为什么要煽风点火?
为什么?
就算是为了老唐的牺牲而感到不甘,也不至于把矛头瞄准到他们的高层,毕竟余切是一个说话有影响力的人。
当晚,余切向该高地所在双方部队,象征性的发放。大受欢迎,尤其在本就无战事的634高地,余切甚至能直接走到越南那边去,全场竟无一人对他表露敌意。
在某个阵地上,一个越军班长甚至主动从工事里钻出来,向余切喊话。这名班长不仅带着哭腔说话,还扔出香烟表示诚意。
越军班长的话里面充满无奈:“我们友好吧,你们以后别打我们,我们来这里守阵地也是没办法!”
“现在两国终于签订了停战协议,只需要按照计划,再过几个月,我们就会离开老山!”
“这里会成为非军事区!”
这让裴大校在旁边听得火冒三丈——他表明自己政治局的身份后,大骂这个越军班长:“你是我们军队中的叛徒!只要一点,一颗糖果,就能让你放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