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战斗打响
第44章 战斗打响 (第2/2页)《解放军画报》的记者闲云强是余切的随行摄影师,他和他的领导邱枢一同接到了上级的指示:把事情的经过,完完整整的和余切讲一遍!
既要让余切领会精神,又要使他不生出反感情绪。
最终是否深入到前线,由余切本人来决定。
——
闲云强、邱枢两人来哨所和余切碰面,一路上都在抱怨。
闲云强说:“人家都来了前线,却让我们来劝他回家。搞得我新闻做不成,余老师也不体面。”
邱枢邱连长道:“余老师当年在哥伦比亚杀人特工,是个汉子!他也不一定回家。”
“不一定?那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堪比十个奥运金牌的事情……如果死了,那就全完了。”
“余老师也不一定能得诺奖吧?我听说诺奖对我们有偏见!有好几个作家都被提名了,然后石沉大海。”
“因为他们都死了!”闲云强摇头。“诺奖不颁发给死人,哪怕这个人是当时第一大文豪,第一科学家也不行!”
邱连长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上面要劝退余切”。
他如果能拿诺奖,对这一时代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这时候,闲云强又道:“余老师走到了决赛轮,要么现在得,要么未来得。余老师这么年轻,他一定等得到这一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发觉得这个差事得罪人起来。
劝退了余切后,上面肯定要保护余老师的荣誉,怪谁呢?
自然是他们这几个人。
妈的!
进了哨所,两人就看见余切在那杆子上做“人旗”——他双手撑在铁杆上,身体和地面几乎平行。
这需要极大的核心力量才能办到。
余切的“表演”迅速博得了战士的喜欢,他一下成为了大宝贝。一群人全围在他身边,想要捏他的胳膊肌肉。
现在驻扎的是老山前线第十五侦察大队四连,他们随时准备和山上的越南人做战斗。连内个子最大的是一班班长,战士们起哄要余切和这个班长扳手腕,此人干脆利落败于余切手下。
然后又是二排的唐排长,他原先是重机枪兵,鲁省人。唐排长身材魁梧至极,一站起来比余切还要高上些许,只是要比余切瘦一圈。
他也来和余切扳手腕,坚持得要久一些,很快也落败了。
连连击败数位精兵,余切激动极了,把上身的衬衫脱了,露出精壮的腱子肉,做健美运动员的姿势。战士们都服了他,把他举了起来!
余切道:“打完这场战斗!来京城,我永远请你们吃饭!给你们接风洗尘!”
“不要怕来人,来一百个人也吃不垮我!”
二排的唐排长说:“你赢了我,按照我们的规矩,该我罚酒才是……但现在不行,我们随时要上山。”
“那等你来京城找我?我说话算话!”余切看着这个唐排长,“我屋内茅台、红酒管够,你要喝多少就喝多少!”
众人哈哈大笑。
来劝退余切的闲云强两人也受到感染,心想:这个余切要是进部队,绝对也是人气王。
说他是教授,其实一点儿也不像个教授。
简单寒暄后,余切跟随他们离开哨所,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
邱枢说道:“余老师,您知道我们和邻居现在是一个什么关系吗?就是说,冲突要结束了,还是要持续性的对峙下去?”
余切不假思索道:“我知道,冲突要结束了。也许是这个月,也许是下个月,至少是在这几个月。”
闲云强和邱枢一愣:因为这个判断是准确的。
三月份发生在南海的冲突很短,新闻上却持续放了很久,但凡是看了新闻的中国人,都会以为冲突要长久持续下去。
邱枢有点好奇了:“您根据什么来做出的判断?”
“两方面。”余切伸出第一个手指头,“从我们自己来讲,冲突已经变成了令双方都不必要的事情,”
“我是84年去的老山,一年后我老师马识途来找我,那时是国庆节……他来京城开会,投票,写了不少老干部的传记,然后他告诉我,部队可能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
余切回忆道:“果然我在电视上就看到新闻:要缩减规模。”
“越南那边则更加直接,两年前的12月份,我在美国看到新闻,越南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级别、任何地点谈判,使得关系正常化。如果两边都在搞经济,缩规模,那就不可能有大打特打的心思。”
闲云强说:“那另一方面呢?”
余切笑道:“我有本是踩着老大哥的核泄漏起家的,老大哥自顾不暇,我在英国没有一天听说他们紧张苏联。他们觉得苏联有十年翻不起浪。”
“在国内,我也从央台上看到了苏联的电视剧……这哪里像是要打下去的征兆?”
闲云强和邱枢静静听着,大汗淋漓了。
这有点余则成的化身站在他们面前的感觉,怪不得面前这位能写出《潜伏》。
不过,余切有些过于乐观了。对结束的日期也过于绝对。
正如朝战最终达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停战谈判”一样,双方为了争取更好的条件,往往时不时来一场小规模但烈度非常的冲突。
越南国内也并非一条心,他们的鹰派在发力。
邱枢介绍说:“去年年初,就在双方士兵都在阵地前互送礼物、互听收音机的情况下,越南那边却变了风向,在老山的那拉地区剑拔弩张,发起了激烈战斗。”
闲云强连连点头。当时他就在老山,完整的目睹了经过。闲云强补充道:“我们知道你不会在大后方慰问,你一定要上山,所以会遇到很大危险。”
邱连接话,欲言又止道:“所以,余老师……你得到诺奖提名是振奋全国人的大好消息,我们是来……”
余切大概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正要回答。
忽然,哨所拉响警报,原先和余切扳手腕的侦查大队四连的营地电台发出声响:越南人下山了。
邱枢哪还顾得上劝说余切,当即回去组织战斗起来。
闲云强挂上摄影机,准备随军拍摄作战——过去两年,他都从事这样的工作。
当战斗打响时,宣传机器就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