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欣欣向荣
第九百三十一章 欣欣向荣 (第2/2页)苏木补充道:“还有,我们可以在工作室里设立一个‘非遗匠人馆’,展示各位手艺人的作品和从业故事,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传统工艺和手艺人。”
第二天上午,陈明如约带着徐佳莹、苏木、王丽、周慧一起去看场地。
他们先后看了三个场地,第一个场地在平江路主干道旁,面积约2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但租金较高,而且内部结构不太合理,改造难度大。
第二个场地在平江路的一条支巷里,面积约150平方米,租金适中,但人流量较少,而且采光不好。
第三个场地在平江路与大儒巷的交汇处,面积约25平方米,是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自带一个小院落。
小楼的外观保留了江南民居的特色,白墙黛瓦,木格窗棂,内部空间方正,采光充足,一楼适合做展示区、销售区和体验区,二楼可以作为研发区和办公区。
小院落还能改造成休闲区,供游客休息、品茶。最重要的是,这个场地地理位置优越,既靠近,平江路主干道,人流量大,又避开了主干道的喧嚣,环境清幽。
而且租金在文旅局的协调下,享受了非遗项目专项优惠,比市场价格低了三成。
“这个场地太好了!”徐佳莹一走进小楼,就忍不住赞叹,“空间大小合适,结构合理,还自带院落,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
周慧也点点头,目光扫过各个房间:“一楼的层高足够,可以搭建展示架和体验台,二楼安静,适合设计师和手艺人专注研发,小院落改造一下,种上花草,摆上竹编桌椅,就是一个绝佳的休闲区,游客体验完工艺,还能在这里喝茶聊天,感受江南的慢生活。”
王丽算了算租金和改造费用,满意地说:“租金有优惠,改造费用也不会太高,这个场地的性价比太高了!”
苏木看着窗外的景致,笑着说:“这里的文化氛围也很好,周围都是老民居和传统店铺,和‘苏州记忆’的定位非常契合。”
陈明见众人都很满意,笑着说:“这个场地是我们特意为你们筛选的,既考虑了你们的功能需求,又兼顾了文化氛围和成本。如果你们满意,我们可以尽快帮你们办理相关手续,争取早日开工装修。”
“满意!太满意了!”徐佳莹连忙说,“谢谢陈老师,谢谢文旅局为我们做的一切!”
当天下午,众人就和场地业主签订了租赁合同,在陈明的协调下,相关手续办理得非常顺利。
接下来,他们成立了装修筹备小组,王丽担任组长,负责统筹装修预算和进度。
周慧负责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设计,徐佳莹和苏木负责对接施工队,把控装修质量;邢梦洁则负责收集装修材料的相关信息,协助周慧进行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