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短剧
第六百八十章 短剧 (第1/2页)事业上,网站数据稳步回升,漫改项目顺利推进。
生活里,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懂事,还有这些温暖的小插曲,凑成了最珍贵的日常。
时光如白驹之过隙。
四月的乌镇总爱飘些毛毛雨,细密的雨丝像筛过的银线,落在院角的腊梅叶上,晕出一层淡淡的绿,连青石板路都被浸得发亮,踩上去能闻到泥土混着青草的气息。
苏木刚把新到的《江南植物图鉴》放进客厅的书架。
书脊上印着烫金的腊梅图案,是特意托朋友从苏州古籍书店买的。
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汽车的鸣笛声,短促又礼貌,不用看也知道是唐建导演到了。
他快步走到门口,果然看见唐建穿着件深色风衣,手里提着个鼓囊囊的黑色公文包,身后跟着两个年轻编剧,三人裤脚都沾了点泥点,显然是冒雨赶来的。
“苏老师,久等了!”唐建快步走进院子,目光扫过满院的绿意,从抽芽的柳条到含苞的月季,最后落在院角的腊梅上。
“上次在电话里听你说乌镇的春天好看,今天一见,才知道什么叫烟雨江南,比镜头里拍出来的还美。”
苏木笑着递过三条干毛巾:“刚下过雨,路上不好走,先擦擦脸和手,崔姐在厨房煮了姜茶,加了红糖,暖暖身子。”
说话间,徐佳莹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三个白瓷杯,姜茶的辛辣混着红糖的甜,热气氤氲在杯口,很快驱散了几人身上的寒气。
唐建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忍不住咂嘴:“这姜茶熬得够味,比我家老婆子煮的还地道,驱寒又不辣嗓子。”
没过多久,梁荷和《梅下花事》的作者李默也到了。
李默是个二十出头的腼腆男生,戴着黑框眼镜,额前的碎发有点乱,手里紧紧攥着个文件夹,里面是打印好的剧本初稿,边角都被捏得有些发皱。
“唐导,梁老师,苏老师,”他把文件夹递向唐建,声音有点发紧,“这是我根据小说改的前两集剧本,有些地方可能还不够成熟,比如主角种腊梅的细节,我怕写得不够真实,您多指点。”
唐建接过文件夹,找了个石凳坐下,认真翻看起来,手里还拿着支红色水笔,时不时在剧本上圈点标记。
“这里写主角给腊梅浇了水,太笼统了,”
他指着其中一段,抬头问李默,“你知道春天给腊梅浇水要注意什么吗?不能直接浇在花芯上,得沿着根部浇,而且要等土壤半干的时候浇,不然容易烂根。”
李默连忙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记下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我回去就改,明天再跟苏锦同学请教下,她懂这些。”
徐佳莹趁机拉着梁荷进了厨房,商量中午的菜单:“早上从镇上买了新鲜的春笋和咸肉,准备做个腌笃鲜,再炒个油焖春笋,都是当季的菜,唐导他们第一次来乌镇,得让他们尝尝地道的江南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