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 第381章 真武殿开,真武殿排名

第381章 真武殿开,真武殿排名

第381章 真武殿开,真武殿排名 (第2/2页)

这反而让嘉靖有些不好意思对他们动手了。
  
  文徵明不止解决了出师有名的问题,还借由占城国君的名义,将南洋一统之后,再彻底归复大明,让大明的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虽说杨慎清楚,这其中恐怕少不了周衡器的谋划,还有胡汝贞和赵孟静这两个年轻人执行,但无论怎么说,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东吁王朝抓了文徵明,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谁也夺不走属于文徵明的功劳。
  
  “杨阁老谬赞了,下官如何担得起这第二。”
  
  文徵明一直都认为自己这功劳领的很心虚,毕竟从头到尾,他也就被莽瑞体抓了,谋划是周楚做的,执行是胡宗宪和赵贞吉。
  
  对于杨慎的话,文徵明自然是不敢认的。
  
  “真武殿功臣第三:文壁文徵明大人。”
  
  黄锦的声音再次响起。
  
  文徵明排在第三,是嘉靖临时加上去的,之前定的第三是陆炳,毕竟嘉靖对自己的这个发小偏爱一些,文武百官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文徵明在东南亚做的事,让嘉靖很难把他排在陆炳后面,毕竟陆炳面上的功劳就是收复安南,虽说安南是云瑾收复的,但他们都是一家人,云瑾早就把这个功劳让给大哥了。
  
  不过收复安南和收复除了安南以外的整个南洋而言,难度显然不在一个层级,即便嘉靖偏爱陆炳,却也不好把文徵明排在陆炳后面。
  
  更何况文徵明从出兵借口,到最后一统南洋,甚至都没让大明出兵,就解决了。
  
  当初对黎朝出兵借口,还是欧阳必进给的。
  
  对于文徵明的排名,基本没人有意见,甚至很多人心中觉得文徵明的排名低了,应该排在第二,不过这种想法也就在心里想想,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众人纷纷恭贺文徵明。
  
  文徵明本人则有些发懵,文徵明想过自己会进真武殿,却从未想过排名会这么高,这让文徵明愈发的心虚,觉得自己是不是靠着胡汝贞这两个年轻人的功劳才能排名这么高。
  
  “本官哪里当得起这第三名啊。”
  
  文徵明说道。
  
  “老师不必自谦,老师为大明解决了师出有名的问题,还彻底荡平了南洋,这份功劳,没人能比得上,排在第三,实至名归。”
  
  周楚看到文徵明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周楚一直都清楚,文徵明对自己的功劳认知不足,毕竟在文徵明的视角里,他其实没做什么事,甚至文徵明觉得,自己当初都没死在东吁王朝,怎么配得上这么大的功劳。
  
  但无论是从嘉靖的视角,还是其他人的视角,文徵明的功劳都是实至名归的,没有任何水分。
  
  “真武殿功臣第四:陆炳陆文孚大人。”
  
  黄锦继续宣读道。
  
  此时的陆炳站在嘉靖旁边,护卫着嘉靖的安危,和众人离的比较远,众人纷纷递过去眼神,表示恭喜。
  
  “真武殿排名第五:镇北大将军陆云瑾。”
  
  “真武殿排名第六:杨一清杨应宁大人。”
  
  “真武殿排名第七:抚远大将军林鹿。”
  
  “真武殿排名第八:欧阳必进大人。”
  
  “真武殿排名第九:孟继大人。”
  
  “真武殿排名第十:汪直将军。”
  
  ............
  
  随着一个个排名被黄锦念出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像王宪、张璁以及韩玠等人,都是无比高兴,他们进了真武殿,排名还都不算低,都排在了十几名。
  
  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原本不清楚自己能不能进,却进了的,虽然排名低了些,但高低是进入了真武殿,至于排名,以后有的是时间努力提升。
  
  最难过的无外乎那些有希望进却没进去的。
  
  很快,黄锦就把真武殿三十六功臣宣读完毕。
  
  之所以是三十六个,是因为嘉靖取了天罡三十六这个数字。
  
  “诸位爱卿,这个排名是朕斟酌再三排出来的进入真武殿的,不要自满,以后还有可能被其他人挤出来,没进的也不要丧气,以后有的是机会。”
  
  嘉靖看着文武百官反应不一的神情,站出来开始给他们画起了大饼。
  
  听到这话,原本还有些丧气的那些官员顿时恢复了过来。
  
  对啊,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为一时的得失而难过。
  
  “朕特意取天罡三十六这个数字,唐朝的凌烟阁有二十四功臣,但朕觉得二十四个名额,不够朕用的,毕竟大明肯定是要超过盛唐的,将来我大明必定名臣辈出,猛将如云,像那胡汝贞和赵孟静,还未入仕,朕就先不把他们列入其中了,等他们入仕再说,要朕说,三十六也未必够用,不过也只能如此了。”
  
  嘉靖笑道。
  
  嘉靖此言一出,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陛下圣明!”
  
  杨一清高声道。
  
  如果说这次真武殿排名最满意的是谁,那无疑是杨一清了,杨一清从未奢望过能排在前三,这个排名已经是杨一清想过的最高的排名了,以他这个年纪,还能赶上这趟末班车,杨一清有种恍若隔梦的错觉。
  
  十几年前,正德一朝的时候,杨一清还在和同僚勾心斗角,年轻时候的杨一清不是现在这样的,那时候的杨一清怀揣着治国的抱负。
  
  但真正入仕之后,杨一清才发现,这大明的官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黑暗的多,这种黑暗不是来源于皇帝,整个官场背后似乎有一只黑手在推动。
  
  后来杨一清明白了,这只黑手不是别的,正是江南的利益集团,或者说不止江南的利益集团,整个大明官场,分成了几个派系,其中江南一系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让杨一清愈发的谨小慎微,愈发的厚黑,对同僚,能下死手的时候,杨一清绝不会留情。
  
  至于年少时的梦想,杨一清也早已忘了。
  
  但现在不同,如今的朝局清明,大家都想方设法为大明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两年,杨一清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也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治国梦想。
  
  这种感觉,让杨一清无比触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