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局之下
第1章 大局之下 (第2/2页)“按照我的意思,”司马懿笑笑:“这湘州的四十九个县令、县长,都从一、二期的太学生中来选就是。按汉时建制,江州也不过四十余县,百余人还是能从各地抽调出来的。”
“太守就更好说了,不过十人而已,从几个大州抽调一二即可。子华,你以为如何?”
司马芝想了几瞬,徐徐点头:“陛下定会满意兄长这个选法,朝野上下皆知,陛下最喜欢的就是天子门生!”
司马懿笑着颔首:“你外放了,你儿子司马岐正好可以做尚书郎。在我这打磨几年,再外放大县县令就是。”
“有劳兄长费心了。”司马芝站起躬身行了一礼。
“无妨。”司马懿坦然受下,随后开口说道:“子华,我倒有一事要与你说一下。叔达前年因凉州之事被贬至营州,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他的事情我不好与陛下或者黄公衡开口,你与董太尉家是亲家、又与裴侍中多年好友。眼下朝廷官职空出这么多来,你能不能寻个机会找人说上一说?总不好让叔达再在辽东那般苦寒之地待下去了。”
司马芝思略片刻,又与司马懿抬头对视,轻叹一声:“我司马氏为官之人本就不多,叔达走了弯路,我是他族兄,又如何能不帮他?寻董公恐有些来不及,待我回返后,我去与裴文行说吧!以他的为人,总不应当与我司马氏为难。”
“只不过,既是起复,刺史之位就别想了,我看不若在江州寻一州郡,这样稳妥一些。譬如庐陵、章安、建安这些偏远之地,兄长以为如何?”
司马懿也随之轻叹:“能起复就是好事,哪里有他挑挑拣拣的机会呢?”
“子华是不是还要去枢密院?”
“是。”司马芝道:“我这里还有枢密刘子扬的信要带给徐元直。”
司马懿轻轻颔首,而后站起:“子华,我就不留你了。你且去吧,速去速回,走时我会把请示的表文遣人与你。”
“兄长辛苦。”司马芝再度拱手:“兄长留步吧,告辞。”
“好。”司马懿捋须不语。
与此同时,猇亭处。
大军撤退,自然有人殿后,这个任务就留给了陈仓王陆逊统领的水军,猇亭临江,吴蜀二国水军在上游西陵峡口处蓄势待发,殿后的事情也只能由陆逊来做。
大魏水军原本五万的员额,在消耗了一万余后,横海将军桓嘉所部被拆解分散补充到各部之中,桓嘉本人也留在了武汉听用,水军只余曹植、乐綝、夏侯威、弓遵四部。如今曹植部奉命随大军退往江陵,即将改由桓范统辖常驻于此,余下的乐綝、夏侯威、弓遵三部约三万人将尽数随留在夷道驻守。
费耀的关西兵是要尽数调回卫臻麾下的,按照大魏的惯例,满宠直领的三万人依旧以荆州外军作为主体、州郡兵作为补充。倒是桓范处的军队组成复杂。
毗邻大江的夷道城、位于猇亭和江陵中间的枝江城、以及南郡重镇江陵城,这三座城池将成为大魏西南边陲防御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