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总结下来就三个字——求合作
第七百八十七章 总结下来就三个字——求合作 (第1/2页)“目前,我们90%的盈利仍然来自电池的专利包,每年有75亿左右的收入。”
客厅,宋瑶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自己斜靠在沙发。
许青舟则是打开电视,找比赛回放。
对于收入基本来自于电池,他不意外。
电池这玩意,和人们息息相关,手机,电脑,车,储能系统,这些统统都得用电池。
只要买了他们的专利的企业,每生产一块电池,都得给他们钱。
当然,现在之所以这么挣钱,也在于电池领域处于井喷期,等电池市场饱和之后,他们的收入会逐渐减少。
下次疯狂挣钱,估计就是可控核聚变实现的时候了。
电的价格无限低,需求量自然猛增,作为载体的电池需求量也不会差。
“高等研究院,希望不会步国内其它高等研究院的后尘。”
虽然是仿照,但由于时代不同,京都高等研究院的运行模式和普林斯顿那边也会有差别。
就比如在资金上,IAS由亿万富翁班伯格兄妹于1930年捐资500万美元创立,相当于现今超1亿美元,其运营完全依赖捐赠基金。
他们这边,所有的资金都由零点科技提供。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IAS模式,本质上是关于公益型学术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用资本收益支持学术自由,而不是通过学者专利获利。”
经济方面的问题,宋瑶就比较擅长了,脚丫子夹着许青舟的衣服玩,一点点给他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矛盾,就是怎么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他们现在的规划是,零点科技负责提供高等研究院所需要的一切东西,资金,设备等等。
但是,并不需要高等研究院回报。
院内的学者研究出相应的专利,所有权也在研究人员本人手上,和高等研究院无关。
出钱,出设备,你们就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就算有成果了,也是你们自己的。
听起来是不是和做慈善一样。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是这样模式。
这就涉及宋瑶说的良性循环。
零点科技能够负担得起研究院的开支,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所有经费,如果不能良性循环,这笔费用早晚都会用完。
按照宋瑶的想法,高等研究院建立之后,就进行专业投资增值,第一笔资金作为本金投入资本市场,由专业团队管理,通过长期投资获取收益,每年的收益能够覆盖研究院的运营成本,学者薪酬、设备维护、行政开支等。
这是其中一个收入。
一般而言,捐赠基金规模越大,投资收益越能覆盖长期运营,就说宋瑶的母校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规模530亿美元,年收益就有数十亿。
第二,则是依赖于社会捐赠,研究院做出了成果,有了声誉,可以吸引社会人士捐赠。
有钱的大佬们在实现了挣钱的人生目标之余,可能还需要精神上的成功,给大学、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之类的捐款是常态。
高等研究院的收入来源,其实有点类似于微讯这样的软件,微讯本身是聊天软件,它并不收钱,但它能以聊天这个功能为基础,从其它方面赚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