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结局(上)
第八十七章 大结局(上) (第1/2页)一九一二年八月中旬的一天晚间,曲绍扬忽然梦到了两个身穿怪模怪样铠甲的人。
二人在梦中质问曲绍扬,为何这么久了,也不把山洞中的东西取走。
说他们在此已经守候了太多年,那些东西还在,他们就没办法离开。
曲绍扬很纳闷儿,不知道什么东西。
他一个劲儿的追问,那俩人却不肯再回答,只一味摇头。
“绍扬,绍扬,你怎么了?这是做什么噩梦了么?快醒醒。”
睡在曲绍扬身旁的陈秀芸,半梦半醒间觉察到身边人的不同,赶忙坐起来。
打开灯后发现,曲绍扬满头大汗,张口好似在呼喊,却又什么都喊不出来,看起来像是做了什么噩梦。
于是陈秀芸赶紧推了推曲绍扬,将他叫醒。
叫了好几声,曲绍扬才听见,逐渐从睡梦中挣脱出来,缓缓睁开了双眼。
见妻子一脸关切的看着他,曲绍扬抬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长长出了一口气。
“刚刚做了个梦。”曲绍扬将梦中的情景,讲给陈秀芸听。
“两个人?穿着奇怪的盔甲?山洞?”陈秀芸听完也十分不解,这都哪跟哪啊?
“咦?不对,这是不是指临江小东沟那个山洞啊?
当时你不是说,那两具骸骨挺奇怪的么?”
曲绍扬刚从梦境中醒来,脑子有点儿木。
被媳妇这么一提醒,他忽然间想了起来。
是啊,梦里那俩人身上怪模怪样的铠甲,可不是跟山洞里那两句骸骨挺像么?
难道说,那山洞里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媳妇,我打算领着孩子们,回临江一趟,一起去探一探那个洞。”
当初,曲绍扬和刘东山曾经说过,等以后有机会了,多带人来,好好查看一下那个山洞。
但是后来曲绍扬一直忙着,加上山洞十分隐秘,曲绍扬和刘东山都不想让外人知道,所以就始终没能再去探险。
这么多年过去了,刘东山已经是七十来岁的老人,肯定不能再跟着曲绍扬一起进山洞探险。
好在,曲家的孩子们都长大了。
去年冬天起义后,曲绍扬就发了电报让在各国留学的尽量都早点回来,不要在外面耽搁。
刘新源跟何泽濂俩人的学业早就完成了,但是赵颖兰跟何泽雯还没毕业。
因此这二人就在当地找了工作,一边上班一边陪读,打算等赵颖兰她们毕业了,一起回国。
前阵子,赵颖兰、何泽雯、振业、振文、振全等人完成了学业,漂洋过海的回到家乡。
赵颖兰回来的时候,怀孕六个月了,这是挺着肚子完成的毕业典礼。
新源一回来,就被安排到吉林军械局了,何泽濂去了黑省军械局,也就是以前的机器局。
振生、振义他们几个出国才三年,少说还得一年能回来,至于振杰、佳玲他们,还得两年。
反正有振邦、振业、振武,再加上振宗、振堂,还有几个侄子,人手足够用了。
既然梦里那两个人非得让去找东西,曲绍扬就打算领着孩子们,回去看一看,或许能有什么收获也不一定。
“嗯,你要是不放心,就回去看看,有没有的,去找一找也就死心了。”
陈秀芸寻思了下,点点头。
她倒是没觉得那山洞里还能找到啥,反正就是回去看看,了却一桩心事而已。
“正好,顺道回去看看爹娘,你好好跟他们说说,让他们来奉天城养老吧。”
去年过年之前,曲绍扬就派人去临江,想把爹娘接来,可曲老抠儿夫妻说啥都不肯。
不过,这回估计能行。
因为今年入冬,曲绍扬打算给振邦和振业俩人办婚事。
大孙子结婚,爷爷奶奶还能不到场?
“先睡觉吧,明早起来跟孩子们说一声儿。”
大半夜困得要命,陈秀芸白天还要忙很多事情呢,躺下继续睡觉了。
曲绍扬此时哪里还有睡意?索性就披上衣服到院子里转悠了几圈,吹吹凉风,心里总算不那么沉甸甸的坠着难受了。
第二天早饭的时候,曲绍扬直接跟振邦、振业、振武、振堂、振宗,还有振文、振全、振庆等人说,让他们都告假几天,陪着自己回临江一趟。
“爸,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想起回临江了?”
振邦撂下了手里的筷子,一脸疑惑的问曲绍扬。
他去年冬天就从吉林城调过来了,现在是军需后勤保障部门的主任,管着奉、吉、黑三省的军械局、被服厂等。
“我那头正忙着研究你说的那种爆炸非常厉害的火药呢,眼下刚有点儿眉目,怕是脱不开身啊。”
“对啊,爸,我那头也是一堆事情。
王叔成天使唤我就跟使唤驴似的,一大堆活儿。”那头,振业趁机吐槽。
振业从小就是个财迷,对数字和金钱特别敏感。
他在美国读金融和工商管理,大二的时候就跟几个同学合着开了家公司。
通过炒股、投资金融等手段,三年的工夫挣了上百万美元。
要不是曲绍扬非得让他回来,振业还打算毕业后把公司扩大呢。
前阵子振业一回来,曲绍扬就把儿子安排到王岷源身边去当副手了,管理财政方面。
王岷源是大家伙儿公认的财神爷,振业也是赚钱小能手,有这俩人帮着曲绍扬看住钱袋子,那还愁什么?
“我倒是没啥事儿,爸你说上哪儿我就陪着你。
不过,你这突然回临江去,用不用提前跟高叔说一声儿啊,要不然,我怕你给他吓出个好歹来。”
振武如今在第一军里当团长,多数时间都是住在北大营,隔几天回来住一晚两晚的,陪陪父母。
家里这些孩子出洋留过学,加上民国了嘛,一个个也讲究了起来,家里称呼都改了。
孩子们现在管曲绍扬叫爸,管陈秀芸叫妈,管孟兰心几个,叫二妈妈、三妈妈、四妈妈。
“这个家,我说话还是好使的,我说要回去,就得回去,至于为什么,不用你们管。
吃完饭赶紧去告假,把各自手里的差事都安排好,最晚后天咱们出发。
谁不跟我回去,我抽死你们。”
曲绍扬岁数越大,这脾气也见长,他一瞪眼睛,立刻把振邦他们仨都吓的缩了缩肩膀,谁也不敢多嘴了。
倒是振宗,听说要领他们回临江,高兴的很。
这小子还念中学呢,他不爱学习,就想着调皮捣蛋,巴不得不去学校上课。
就这样,众人赶紧吃了早饭,然后各自去告了假,把手里的事务安排妥当。
曲绍扬倒是不用跟谁告假,他只需要把最近几天的事情处理掉,再安排几个人暂时代他处理公务就行。
就这样,众人准备妥当,八月十六号这天,从奉天坐火车到通化,再从通化坐火车到临江。
曲绍扬这次回临江有要事,所以没打算张扬,除了儿子和侄子们,还有兴家兴业和一些随从护卫。
轻装简行,路上谁也没惊动,就这么悄悄的进了临江。
多年没回来,如今的临江城,已经十分繁华。
城中各处都是青石板铺路,街路两旁安了路灯,街面上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十分热闹。
“好几年不回来,这临江城啊,都快变的我不认识了。”
出了火车站,看着眼前的景象,曲绍扬忍不住感慨道。
曲绍扬感慨归感慨,却也没在外面久留,他们这么多人呢,太扎眼了。
于是,众人快步离开,直奔城北的曲府。
刘东山夫妻已经搬到奉天,跟新源夫妻住一起,陈家也是一样,房子都留给了曲江。
曲江管着曲家大大小小的产业,可以说富得流油。
前几年纳了两房妾室,又给他生了几个孩子,也算是家大业大,人丁兴旺。
当初建的围子还在,大白天也有不少炮手端着枪在巡逻。
这里头,有好几个都是府里的老人儿了,一见曲绍扬领着人来到近前,立刻高喊起来。
“哎呀我的天老爷,是咱们大人回来了。
快,赶紧往里面禀报老爷夫人,还有老太爷老夫人,就说是大人领着几位少爷回来了。”
领头的一个炮手,一边喊人往里通报,一边蹬蹬蹬从围墙上跑了下来,开门迎接。
“大人,好些年没见着了,家里头都想您呢,我是顺子啊。”
炮手来到近前,看着曲绍扬,眼泪差点儿落下来。
“知道,我知道你是顺子,好些年没见着了,家里还好么?”
曲绍扬自然认得对方,这是家里第二批长工里头的。
当年来曲家的时候,顺子岁数小,才十五六呢,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顺子也快四十了。
“好,好着呢,托大人的福,我们家几个崽子都念书了。
老大中学毕业了,经过考核当了巡警,正经差事,一个月也不少挣呢。”
顺子见了曲绍扬,亲的不知道怎么好,恨不得把这些年家里的事,都说给曲绍扬听。
其他几个家里的老人儿也都过来了,围着曲绍扬各种嘘寒问暖。
曲绍扬还能叫得出众人的名字,笑呵呵的跟大家伙儿聊天。
“老四,哎呦,真的是你啊,刚才他们说你回来了,我还不信呢。
你咋这时候回来了?奉天那头不忙了?”
这时候,曲江夫妻急匆匆跑出来,见到果然是曲绍扬回来了,曲江又高兴又纳闷儿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