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张承奉
第317章 张承奉 (第1/2页)目光碰撞,将佐们都不甚自然。
归义军是百族凑在一起的,张议潮的老底子加上死心塌地跟着他家族的粟特曹氏等部,不过数千人,其他都是杂糅在一起。原来归义军能四处出击,而到了索勋、张承奉时期变得绵软无力,除了复杂的政治环境影响,还有部分因素实在是因为两人短时间难以消化家产,所以一动不如一静。
后世张承奉静不住,最终丧失了家族统治。
不过现在看来,圣帝收复金城地区,沟通了凉州的联系,这些变化使其野心得到了一定压制。
多路朝廷使者进入西域诸国各势力,气势实在太过惊人。来的又全是清贵高官。门第显赫,官职清要,足以惊吓许多人不敢轻举妄动。自从发现他们的动向,张承奉便决定拦截,防止他们到处联络。可这些人老辣得很,三追两追,便老鱼入大海。
搞得这么警惕,想干嘛?别是呼叫各方,要收拾自己?正在张承奉揣摩的时候,就收到消息——门下省拾遗崔玄抵达沙州,宣称要两骑入城传诏,校阅军民。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甫一得到通知,张承奉立刻大张旗鼓准备接待。上得了台面的将佐豪强一概鲜衣怒马,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应排场,尽量到位,务必让崔玄找不到毛病。将士名册,百姓版籍,同样打理妥当,以便过问。毕竟圣帝还是第一次派专使来沙州,说不定会有什么赏赐…………
总之,在张承奉看来,圣帝对他,应该是有敌意,但没想法的状态。估计也就是想来找找场子,震慑一下,让他们规矩点,赶紧上供财货,送美女之类的!
可万一是来让移镇让入朝的,怎个办?
脑子里各种思绪纷飞,让骑在马上站在那等候的张承奉只是焦躁的抬头低头。
看着少帅烦闷,最为心腹的押衙张良真轻轻夹马,并辔上来。
张承奉一瞥,低声道:“不会出事吧?”
以他的桀骜自负,平时是绝不会说这种流露不安的话的,可今日就是没来由的不舒服。
这难道是军头对危险的直觉?张良真腹诽了一句,开解道:“应该…………崔玄一到,俺们好吃好喝伺候着,找几个吐蕃女人给他掏空身子,临走再送一笔钱,把人哄高兴。若实在推辞不开,就再打发一批进贡。场面功夫做好,不给口实,圣人难不成还能打来?况且,圣人还是要急着对付东方的!”
到底在这乱世怎么生存,归义军也研究过。
黄巢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两京,他们毫不犹豫选择观望。那时明眼人都看出来唐完了,是以归义军没任何思想负担。可谁知,原本按兵不动坐视长安落日的诸侯们,转眼又纷纷起兵靖难。
这下可好!归义军离得远,没赶上。事后,靖难诸侯都摇身一变化身忠良。归义军却雪上加霜,被更排斥。本来也无所谓,朝廷都那个鸟样了,关系不重要。不意圣人不鸣则已,威令复振。于是他们又朝觐,隆重接待太常卿苏荣。
只是即使如此,归义军还是没有想好是誓死圣唐还是继续观望,还是自行其是,只管打江山。
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多方打探,得知圣人又荡平了灵夏,还杀败了李克用,至此,重创了最强的梁晋两藩,亡国之危暂解。
归义军渐渐有些向忠臣倾斜,可张承奉和张良真等人一分析,觉得天下大部还是在藩手里,不如继续走着瞧。唐完了就另立龙庭单干,真中兴了再降。
张承奉嘘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密密麻麻的将佐,那些回鹘籍将校一个不少,也都安安静静。
他转过头来,才在脸上露出怨毒,低声咬牙道:“可恨甘州那些杂种,针插不进!就那么喜欢给人当狗,联手为自家奋斗,不比给那李家圣人冲锋陷阵强!此次事了,拼着归义军元气大伤,我也要料理了李仁美那一窝,那本来就是俺的地盘!”
就这点家底了,还敢冒险?
“窃以为,还是稳妥来着,见了使者再说。”张良真皱眉道。
张承奉没再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远处。
也不知又等了多久,才看见十几骑飞奔回来:“到了,崔玄到了!”
“怎么才来?”等得多少有些不耐烦的归义军百官一阵嗡嗡低哗,不自觉地开始检查衣冠。
张承奉缓缓一提躞蹀带,面无表情。但熟悉他的人看得出,现在,他心神不宁!
“哒哒哒!”远远地,更多的马蹄声传来,踏得地皮都在微微震颤。正在那里信马由缰的张承奉变了脸色,朝路边的都虞候索忠府看了一眼,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是使者雇佣的一些杂胡,充任护卫,大约百余人。”索忠府解释道:“崔玄硬得很,坚持要带在身边,仆……”
“他在哪里雇的?他凭什么雇到?”张承奉眼睛一瞪。
“仆……”索忠府尴尬道:“许是使者身份。上次太常卿苏荣孤身来使,也是甘肃一带的突厥人、回鹘人主动护送的。”
“哼!”张承奉一甩马鞭,心头涌起一股本能的嫉妒和不安。
入娘的只是一个使者,一个文官,仗着圣唐使者的身份,在西方就有这般号召力!李家还有这等影响力?我怎么没感觉到,归义军怎么没感觉到?
“来了来了!”又是几声惊呼。
张承奉闭了闭眼,压下烦躁,换上礼貌的微笑,抬起头。
“哒哒哒……”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团黑潮。
及近,见车马萧萧,百余步骑都是长大汉子,衣甲妆容却不统一,有些是深目高鼻的汉人装束,有些则还是披发断面的模样。大队人马簇拥着三杆旗帜,前头写着一个大大的火红唐字,旗缘插了一圈鸡毛鹰羽,猎猎卷动。中间写的“元皇圣帝”,后面写了个崔,装饰简朴得多,白底黑字。三面旗估计是现做的,脏兮兮的,做工也粗陋。但在风沙里,依然分外显眼。
到最后,才看见几名黑斗笠的嗢末骑士,护着两个青衣人出现在视野里。
都是楚楚公服,腰挎剑,各自手举着一根绑着金铜叶、红丝绸带的竹竿。金叶随风发出风铃一样的清脆节奏,丝绸带红艳艳的翻涌卷动,似乎直撞进人心里。
蓦地,风暴吹散尘埃,马背上赫然现出一张年轻而阳刚的面孔。腰背笔直,马蹄哒哒,带着逼人的锐气,才一出现,就夺人眼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