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血色庆典
第四百八十一章、血色庆典 (第1/2页)“多谢兰先生赐教!”
“末将,定不会让侯爷失望!”
云向文一口答应道。
专业人士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同样是打击江南士绅,他前面折腾了那么久,纯粹在瞎忙活。
冲锋陷阵的寒门士子,本就是江南士绅推出来的炮灰,死的再多人家也不会心疼。
直接针对各家的下一代,那就不一样了。
优秀子弟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损失一个都能令人肉疼。
士绅以书院为纽带,构建了一道牢固的科举护城河,同样也把自己的短板暴露出来。
“云总兵,记错了!”
“侯爷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
一切都是反贼的阴谋,江南书院覆灭,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兰林杰委婉的提醒道。
干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嘴严。
参与行动的人数众多,想要长期保密不现实,但前期必须要瞒住。
拖到朝廷给出盖棺定论,有了替罪羊背锅,问题就不大了。
“兰先生教训的对,一切都是叛军干的。
白莲教叛军死灰复燃,不断在南直隶掀起动乱,末将会向巡抚衙门请命带兵去平叛。
十天后是江南书院创立两百年庆典,到时候参加盛会的宾客众多。
如果反贼想搞事情的话,定会在那天发动。”
云向文当即给出了行动方案。
既然让别人背锅,那么不在场的证据,就非常重要。
没有什么理由,比率兵平叛更靠谱。
通知游弋在应天府的勋贵系武装,打出白莲教的旗号,南京必定震动。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把出兵平叛的命令,送到他的手中。
到了外面剿灭几股山贼,拿着他们的人头冲业绩,还能立下一功。
江南书院在他外出期间发生意外,朝廷就算追责,那也是城中的官员倒霉。
……
皇宫中。
“啊!”
睡梦中惊醒的永宁帝,发出了一声尖叫。
太上皇又做噩梦了,一旁伺候的侍女,依旧停留在原地。
类似的一幕,她们已经见过了太多次,早就习以为常。
自从被群臣强行推上太上皇的宝座,无需处理繁杂的政务,永宁帝的生活规律就被打破了。
作息时间颠倒不说,还经常做噩梦,总感觉有人要害他。
尤其是在身边伺候的老人,接二连三的消失后,更加剧了他的危机意识。
纵观华夏历史,被群臣赶下台的皇帝,就没见谁有好下场的。
落水、暴毙,都算是体面死法。
运气不好,直接被人乱刀砍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乱臣贼子嘛,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刚被软禁的时候,永宁帝还期待着勤王大军过来,把从深宫中解救出来。
持续两年多的监禁生活后,他彻底了绝了望。
大虞朝不缺乏忠臣勇士,可惜这些人都不能为他所用。
百官把他赶下台后,并未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反而开启了百官自治时代。
尽管施政效率低的不行,但架不住大家互相牵制,朝廷没怎么折腾。
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一切维持原状的执政模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局势。
加上移民浪潮的爆发,逐步减缓了北方的人口压力。
如果不是江南抗税运动的爆发,大虞朝的总体局势,还会持续向好。
当然这些和永宁帝没有关系,从被软禁那一刻开始,就被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
不光他在“坐牢”,一应侍女太监,也相当于在坐牢。
一应吃穿用度,都是从外面送来的。
只要进了这里,就无法踏出这片区域。
“现在什么时辰了?”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落魄的太上皇日子不好过,下面宫女太监虽然伺候着,却远不及从前那么上心。
满心的委屈,却无处倾泄。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发过脾气,后面除了自讨苦吃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朝中的掌权者,都恨不得他立即去死。
对他的所有礼遇,全都是做给小皇帝和天下人看的。
“陛下,现在酉时三刻。”
听到这个答案,永宁帝点了点头。
又是颓废的一天,不过对他来说,现在时间根本不重要。
看似身份尊贵,实际上连汉献帝都不如。
汉献帝起码搞出了衣带诏,他就算想跟风学习,都不知道该把诏书发给谁。
废帝行动,朝中的文官参与了,勋贵们也参与了。
同这两大势力没有关联的,只剩下辽东军和西北边军。
西北边军可以忽略不计,他在位的这些年,就没有重视过西北防务。
有限的军费,能够维持边疆稳定,都算是将领能干。
起兵勤王这种活儿,他们手中那点儿兵,怕是刚出陕西就凉了。
辽东军的实力倒是不错,可架不住这帮家伙,本身就是朝廷最大的隐患。
让这些人过来勤王,那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如此冒险折腾,他还不如混吃等死算了。
最起码皇位在他这一脉传承,江山社稷还在。
若是折腾失败,不光自己完蛋,妻儿老小都得完。
“你们去告诉姜书翰,朕要见太后、皇帝、一众太妃……”
从称呼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来,永宁帝已经认了命。
为了见自己妻儿,不惜向大臣们低头。
“遵旨!”
众人齐声回答道。
嘴上答应的爽快,实际上却没往心里去。
上面若是询问,他们自然会提一嘴。
如果没人关心,他们也不会多事。
宫中想要活的舒服,最重要的就是审时度势。
太上皇是出了名的薄恩寡义,跟着给他卖命,那是典型的高风险低回报。
……
苏州,钱府。
“老爷,京中传来消息,朝廷决定从北疆调兵南下。
目前已经确定的部队,就有三个镇之多。
全部都是勋贵系的嫡系武装,朝廷这次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管家神色凝重的汇报道。
抗税运动越闹越大,早就超过了他们事先的预估。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想停,就能够停下来的。
被鼓动起来的中小士绅,以及稀里糊涂掺和的普通百姓,都变得狂热起来。
仿佛只要逼迫朝廷让步,他们就能从此过上神仙日子。
作为幕后谋划的世家大族,看似在积极参与抗税运动,实际上每到关键时刻,就没了他们的人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