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首次尝试
第四十八章 首次尝试 (第1/2页)蓝星星际指挥中心,“穹顶大厅”。
巨大的环形空间仿佛没有边界,穹顶是一整块无缝拼接的动态星幕,实时投射着来自深空的天体运行轨迹与能量流数据。
大厅中央,一座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巨型全息星图缓缓旋转,其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坐标、航道以及最新探测到的空间异常区——其中最醒目的,便是被高亮圈出的“回音谷”以及其附近一个不断闪烁的光点,那是“星门计划”首次实测的预定坐标。
空气中浮动着无数细微的、如同萤火虫般的纳米机器人修复光点,它们无声地穿梭,维护着这座汇集了蓝星最高科技结晶的指挥中枢。
远处,一个缩比例的“探索者7号”残骸全息投影静静悬浮,触目惊心的破损痕迹无声诉说着不久前的惊险。
徐岩站在主控台前,一身崭新的星际战队作战服,臂章上却多了一个独特的徽记——环绕着星环的钥匙,象征着“星门计划”首席技术顾问的身份。
他左臂的伤处已被先进的生物凝胶彻底修复,只留下浅浅一道白痕。但他的眉头却紧锁着,目光锐利地盯着一面不断刷新着复杂数据的悬浮屏幕。
屏幕上,代表空间褶皱稳定性的光柱正在危险的黄色的区间剧烈波动,偏差值达到了0.3%。
“能量注入速率提升5%,频率同步模块有千分之四的延迟,导致空间褶皱参数偏差0.3%。”徐岩的声音冷静,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进行手动补偿,但效果甚微。
‘常规蓝星补偿算法效率低下,误差正在累积。建议启用……共生思维模式进行校准。’觊觎的意识流如同冰冷的溪水注入徐岩的脑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准。
徐岩动作微微一顿。
自上次与觊觎达成那脆弱的“ROI共识”后,这是首次在实战中主动提出深度协同。
没有犹豫,徐岩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下一刻,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又无限扩展。
主控台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和曲线,而是化作了无数闪烁的、具有不同“温度”和“质感”的能量丝线。
他能“看”到那导致偏差的千分之四延迟,如同一条纤细却顽固的红色毒蛇,在能量网络的某个节点处扭动,干扰着整体的和谐。
几乎同时,一段截然不同的、带着拉姆星特有冰冷韵律的数学模型和解决路径,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思维中。
徐岩闭着眼,嘴角却微微动了一下,那是他在复述觊觎提供的方案:“启用备用能量通道B7,绕过延迟节点。同步注入拉姆星量子纠错算法,重新编织能量场拓扑结构……将额外能量损耗率严格控制在15%以内。”
他的双手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以一种超越视觉依赖的精准和速度,在控制台上输入一连串极其复杂、甚至有些反直觉的指令。
站在徐岩侧后方警戒的段鹏,看得目瞪口呆。
他只见徐岩闭目片刻,随后手上的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那种流畅与自信,与之前苦思冥想的状态判若两人。
嗡——!
中央的全息星图上,代表目标区域的空间褶皱模型猛地一亮!
那原本剧烈波动的黄色光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稳,并缓缓向代表着安全的绿色的区间后回落。间回落!
偏差被迅速修正!
整个穹顶大厅内,负责各个模块的技术官们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随即投向徐岩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