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军运冠军带我们训练?真的假的?【求订!求月票!】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军运冠军带我们训练?真的假的?【求订!求月票!】 (第1/2页)“这几本,是这个学期的笔记。”
将一摞厚厚的“书山”,搬到赵卫红面前。
黄学锋喘了一口粗气,介绍道。
“这是上学期的笔记,还发了几本新教材,我和老杨的都在这了。”
闻言,赵卫红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除了懵逼还是懵逼。
“这么多?”
“这不对吧?咱们第一学期的时候,也没这么多笔记啊?”
指挥类专业学员的课程强度,其实并不是很大。
像是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军队管理学之类的必修课,大体上属于“文科类”的范畴。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学员开拓视野,培养战术思维,对于各类军事突发情况能有相应的预期与充足的准备,养成胜任基层指挥与管理岗位的综合能力。
只要肯下苦功,把各大考点都背下来,再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轻而易举的就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能来到军校的学员,基本上都不缺乏这份定力与恒心,想要在这些必修课上挂科都是难事。
也就只有极少部分,像是“机电技术基础”,“电子电工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之类的专业课,基础薄弱的指挥类专业学员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赵卫红作为“系统工程方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下的学员,唯一涉及到的难度较高的专业课,便是“机电技术基础。”
可“机电技术基础”在很多学员眼中,宛若“天书”一般的教材,对于学霸出身的赵卫红来说,一点也不难理解,赵卫红甚至可以自学这门课程。
基于这些认识,赵卫红才敢在返回科大之前,便定下了要在接下来半年多的时间里,将本应当三年学完的专业内容通通自学完的决定!
但在看到黄学锋拿出来的教材与笔记后.赵卫红忽然感觉,自己有点过于乐观了。
这么多内容,哪怕是文科类的内容居多,想要背下来直到融会贯通,可以撰写毕业论文的程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更别说这还仅仅是一个学期的内容
念及于此,赵卫红忽然有些恍惚,心说刚入学的时候,他又当教员又写教材,身上还兼着新训大队教导员和校风督察队队长,也没感觉专业课的学习强度这么大啊?
怎么出去转了一圈.突然就特么变天了?
而赵卫红的话,仿佛勾起了黄学锋极其惨痛的回忆,令他颇为不堪回首的开口道。
“甭提了”
“当时我就和老杨说了,这么多专业课的内容,哪怕是卫红你来也得麻爪,他还非和我犟,现在应验了吧?”
“至于内容为啥会这么多.那不是因为下半学期没啥事了么!”
“新训虽然没结束,但除了每天下午例行的体能训练,也就没啥安排了。”
“哪能像刚入学时候似的,一天到晚的搞训练。”
“结果空出来的这些时间.全都用来安排专业课了!”
“有些时候每天光上课就得七八个小时,晚上还得拉出来搞夜训,想去图书馆都没时间。”
“你瞧瞧,我这头发掉的!”
说到这,黄学锋幽幽的长叹一口气,随即换上了非常庆幸的语气,窃笑道。
“幸好新学员入校了,不少大二大三的学员都要带着他们训练。”
“课程安排虽然没有第一学期那么轻松,但也不至于像上个学期似的那么紧凑,一天到晚连轴转。”
“并且大二之后,也不搞夜训了,那是大一学弟学妹们的活,咱们这群当学长的,可不能夺人之美啊!”
听罢黄学锋的解释,赵卫红立马就明白了。
由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新训,并且新训队的干部骨干,都是由高年级学员担任的缘故。
军校学员每个学期的任务安排,其实是不一样的。
各个年级的第一学期,训练多,专业课少。
而到了第二学期,情况就会反过来,学习压力会猛增到赵卫红这种卷王,都会感到惊讶的地步。
直到新学员入校,才会稍有好转。
念及于此,赵卫红顿时松了口气。
黄学锋拿来的笔记和教材这么多,感情是因为把本应当用一个半学期,甚至是两个学期完成的学习任务,统一堆到一个学期来完成了。
既如此,赵卫红就不会对这摞“书山”的厚度,感到诧异了。
毕竟这差不多相当于一年的理论课内容了。
而普通学员在校三年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无非也就是三座小山而已。
而赵卫红要做的,就是在最后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将这三座小山,通通夷平!
完成目标的道路,已经非常直观的出现在了赵卫红眼前。
那就没啥好说的了。
肝就完了!
就这样,刚刚结束集训生活的赵卫红,又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理论学习之中,过上了每天宿舍——食堂——教学楼——训练场——图书馆这种五点一线的生活。
而晏文渊虽然不舍得放赵卫红离开,但他更不想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留下遗憾,便主动给赵卫红提供了很多便利。
比如允许赵卫红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
每天究竟是该上课,还是去图书馆自学,亦或是到训练场训练,全都由赵卫红自己决定。
而信息化部队建设基础理论教员,校风督察队队长等职务,晏文渊也没有让赵卫红重新担任。
因为他很清楚,赵卫红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任何事都不应当耽误赵卫红学习的时间。
像是校风建设,培训新学员之类的任务,固然也非常重要,但还是交给其他学员负责吧。
反正经过赵卫红一个学期的“规培”,科大学员整体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风简直比基层部队的官兵还要硬!
像是王浩这一届刚刚下基层的实习学员,是科大十年来“基层好评率”最高的一届学员。
甚至还有无数主官,给科大打来电话,已经打起了下一批甚至是下下批学员的主意!
作风硬,素质强,文化水准高。
在赵卫红的“规培”下,科大的学员将基层主官最看重的三大优点,占了个遍,谁能不喜欢这样的学员?
纵使赵卫红没时间参与接下来的新训工作,但晏文渊相信。
作为“种子”的大二大三学员,必定能够接过赵卫红手中的旗帜,将这种优良传统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下去!
事实也正如晏文渊所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